学术动态

中日经济发展的总需求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3-02-21来源:浏览次数:898

课题名称 中日经济发展的总需求比较研究(1887-1936)所在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关于总需求及其构成的变动趋势问题,无论在现实经济的研究,还是在经济史研究中都是重要的课题。随着经济学理论在这方面的发展,西方的经济史著作越来越重视从需求因素的变化入手说明各个时期的市场扩大和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颇具启发性的分析模式。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史研究由于受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影响,只把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作为研究的对象,忽视甚至完全抛弃了对分配、流通、消费等内容的研究,而从总需求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角度探讨中日近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原因及其异同更是中外经济史比较研究中一个难度很大,且无人涉足的课题。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经济体制是近代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两国在其从传统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需求引导生产,促进社会生产资源自由流动和配置的宏观经济效应日渐显著。总需求作为一个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已成为测度中日近代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全面而系统地探讨中日总需求变动趋势及其特征,比者二者的异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中日两国经济发展与不发展的脉络和原因,探求其历史发展模式和经验。因此,该课题不仅拓宽了经济史研究的领域,而且在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课题立足现实开展研究,努力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发展模式和政策选择,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国内外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属于经济学和历史学交叉的研究领域,从中外经济史比较的角度研究近代中日总需求的变动趋势及其特征,比较其异同,进而探讨其与两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两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历史经验。 有关中日两国总需求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由于受到资料和分析工具的制约,迄今尚无人对此作过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战前日本总需求统计资料较为丰富,产生过许多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和经济史学家。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大川一司为中心的一大批日本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按照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法,估算出战前日本经济的长期经济数据,出版了14卷本的日本《长期经济统计:推计与分析》(LTES)。其中大川一司主编的《国民所得》(第1卷)对1874-1940年间国民总需求总量及其结构进行了估算,这些为世人开展战前日本总需求变动研究提供了初始统计资料。此后日本学者运用经济学、历史学的理论和概念,借助计量方法,对战前日本国民总需求以及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需求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加深了对战前日本经济发展的认识。如石渡茂对“需求变动”的研究、江见康一对“政府支出模式”的研究、大川一司对“双重结构下个人消费”的研究、石渡茂、尾高煌之助对消费函数的研究、南亮进对消费结构和收入分配差别的研究,都极大地深化了关于战前日本总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但成果较为零散,综合研究比较薄弱,缺乏系统的框架,开展日本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对比研究尚末起步。国内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巫宝三先生所著《中国国民所得,1933年》中,对1933年国民消费需求总量进行了估算,后运用生活费指数推算出1931-1936年国民消费需求总额。美籍华人刘大中、叶孔嘉也曾对1931-1936年间国民消费需求总量进行过估算。从那时至近50年间,再未曾见过新的有关近代中国消费需求的估算和研究成果。而有关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需求的估算和分析尚刚刚起步(仅有申请者的研究)。因此,国内对近代中国总需求变动的研究相当薄弱,统计资料十分缺乏,许多基本史实尚待澄清,反映近年来新趋势的战前中国总需求研究著作亦付之阙如。有关近代中日总需求比较研究,在中国和日本更未见到。 

19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开始了其经济近代化的历程。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化,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亦即由一种依靠习惯或指令分配资源的经济转变为一种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两国过渡型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就决定了在其经济发展中需求导向作用的增强。本课题力图运用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在鉴别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大量文献资料,对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的中日两国总需求变动趋势及其特征展开实证分析,揭示近代中日两国总需求变动的内在规律性及其异同,阐明总需求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重点分析中日两国总需求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难点是中日两国消费需求变动的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和政府消费支出的宏观分析,因为它需要大量而详细的资料为基础。在研究中,将着重处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进一步收集和梳理零散而分散的文献资料和研究论著,并依据国民经济统计方法与口径对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修正和重组;二是以史为鉴,从两国总需求变动的研究中,辨析两国经济发展成功的历史经验,进而提出既富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新观点和新见解。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运用现代经济学和历史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对近代中国和日本两国总需求变动趋势及其特征的对比研究,揭示两国近代经济发展与不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发展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1. 中日消费需求变动的宏观分析,集中探讨消费需求的变动趋势,论证和说明两国消费需求不断上升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比异同;2. 中日消费需求变动的微观透视,在对两国家庭及个人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展开充分考察和分析基础上,重点辨析城乡、阶层、区域之间消费差异,揭示国民实际生活质量和发展特征;3. 中日投资需求变动分析,依据近代中日两国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二元性经济结构的特征,将投资需求分为近代部门投资需求和传统部门投资需求,探讨这两种投资需求的变动趋势及其特征,比较其异同;4. 中日政府消费支出变动分析,依据作者估算的近代中国政府消费支出长期统计数据和已有的日本政府消费支出资料,重点探讨两国政府消费支出的变动轨迹及其特征,对比其异同;5. 中日净出口需求变动分析,论证和说明两国净出口需求的变动发展态势、影响因素和对比异同;6. 中日总需求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从总需求与经济发展内在关系的视角,集中探讨和说明总需求总量变动对两国近代经济增长、市场供给状况,总需求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结构等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

四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依据大量而翔实的历史统计资料和研究文献,运用现代经济学和相关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统计检验的基础上,注重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重在实证性的长期动态比较分析。三、工作方案研究工作拟分三步骤进行:一,进一步收集整理知修正基本统计数据和国内外有关研究论著;二,撰写若干篇专题论文;三,总结和综合已有的研究,写作《中日经济发展的总需求比较研究(1887-1936)》一书。四、提交成果的方式本课题的成果形式有两种:一是多篇相互关联的系列学术论文;二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专著。

五、工作基础和条件课题

申请人主要研究领域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史和中日经济发展比较。专著《总需求的变动趋势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一书,荣获宝钢教育基金资助,入选首届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丛书《高校文科博士文库》,于1997年出版,受到中外学界好评。在撰写过程中,收集和整理了大量关于近代中国国民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进出口的原始资料和研究文献,并对其加以修定和重组,估算出中国近代国民消费支出总额、政府消费支出、净出口需求的长期数列及横向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层次,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总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因此,对该领域的前沿进展状况有明确的把握,对近代中国国民总需求变动趋势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有明晰的整体认识。1996年—1998年间申请人在日本专门进行了战前日本总需求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和日本同行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复制了大量有关战前日本总需求的统计资料和研究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又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从事“消费需求的变动与近代中日经济增长”的研究工作。申请人还对该课题的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发表了“近代中国消费需求变动的宏观分析”、“近代中国国民消费需求总额估算”、“近代中国投资需求变动的宏观分析”、“近代中国农业投资的估算与分析”、“政府消费支出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战前日本总需求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等论文,为本课题的研究作了一定的前期准备。本课题参加者均为多年来从事近代中日经济史研究和教学的专业人员,大多具有在日本研修和从事研究的经历。外语水平较高,对于国内外研究趋势有较为清楚的把握,具备驾驭本课题研究的能力和理论基础;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本课题研究。 南开大学的中国经济史学科是我国恢复学位制度后第一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也是迄今为止全国高等学校中该学科仅有的两上博士点之一,并于1993年被确定为天津市高等学校重点学科,1997年又得到国家“211工程”的重点支持,研究条件和基础优良。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是享有盛誉、历史悠久的学术研究机构。在创始人何廉、方显廷先生主持下,注重运用经济理论研究中国经济史和中外经济发展比较,这种研究之风一直延续至今,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而受到国内外学界的重视,形成了牢固的研究基础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南开大学图书馆和解放前经研所遗留下来的大量而丰富的历史资料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