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会议:逢锦聚在第一届中国经济学教育学术年会上演讲

发布时间:2013-02-21来源:浏览次数:905

内容提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必须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妥善处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与突出经济学教育专业特点的关系,规模、结构与质量的关系,学科专业建设、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中国经济论与实践教学与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关系,规范要求、分类指导与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学  教育教学  人才培养  妥善处理  质量

  在全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形势下,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面临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必须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妥善处理以下五个关系。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与突出经济学教育专业特点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方针不仅明确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根本方向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明确规定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方针反映着党领导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关系教育工作全局的总方针。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和贯彻党和国家总的教育方针,这不应该有任何疑义。问题的关键是要结合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学科专业特点,创造性地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之学。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和教师为本,坚持理论与实际向结合,努力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作出优异的贡献。 

在过去的时间内,为贯彻教育方针,全国设有经济学学科专业的学校和从事经济学教育教学的教师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围绕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经济学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学校提出培养通才的目标,有学校提出培养应用型专才的目标,有学校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有的学校突出学生基本素养的养成、基本理论的教学,有的学校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有的学校形成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的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有的学校教学内容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等等。这些进展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注意,突出的是: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教育学生在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过程中,妥善处理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关系,这关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需要进一步探索;二、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缺乏有效的机制和保障措施,一些年来,由于重视不够、经费不足等原因,社会实践的环节事实上被削弱了;三、人才培养目标过于趋同,如何在教育方针规定的总目标下确定适合本校、本专业的人才目标,是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很好地解决,将会影响经济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也会影响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所以要妥善处理。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对教育方针研究不够,重视不够,是重要原因之一。克服这些问题总的原则,应该是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与各校实际相结合,与经济学学科专业特点相结合,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中突出经济学教育教学的具体要求和特点,在具体组织好经济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教育方针。

二、经济学教育中规模、结构与质量的关系

规模、结构与质量的关系,是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必须妥善处理的关系。在这三者关系中,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心,专业和学生规模、结构要按照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合理协调。 

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应该看到,长期以来特别是1998年全国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到各个高校,从老师到同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曾经并正在付出艰辛的努力,收效是明显的。但人才培养质量究竟如何,特别是随着前些年招生规模的扩大,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对此社会上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质量在逐步提高,有人认为质量在下降。判断人才培养质量,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既应该有一些共性的标准,也应该有一些不同的标准。如果完全没有共性的标准,那就会使人才的竞争和选择失去可比性的尺度,但如果完全采用固化的、统一的标准而看不到人才质量标准的差异和变化,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从总体上要求,我国培养的人才,包括经济类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从总体上看,我们新一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初步掌握了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获取知识的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对新事物的认识敏锐,接受快,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竞争挑战的能力。新一代大学生的这些素质和优势,不仅比过去时代我国培养的大学生有明显的进步,与世界各国培养的大学生相比也不逊色。这是我们人才培养质量的主流。但毋庸讳言的是,在经济类人才培养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应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突出的:一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二是教学内容联系中国实际不够的。三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四是专业口径过窄过细。以上问题如不及时纠正,对经济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将造成负面影响。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经济类人才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 

规模问题通常是指总量问题。判断规模是否合理,要看两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一个因素是社会需求,即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决定发展经济学类本科教育的必要性;另一个是社会供给,即社会对教育发展可提供的资源支持,这决定发展经管类本科教育的可能性。供给和需求均衡即必要性和可能性吻合,决定了人才培养的适度规模。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看,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整个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还会日益旺盛。目前出现的某些企业、某些地区对经济类本科毕业生需求趋于饱和或饱和的现象,是短期阶段性的、结构性的现象,并不具有长期、总量的意义。而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农村、农业等目前尚属落后的地区和行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地出现高潮。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到才达到21%,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即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样条件下,经济学人才供给不仅不会形成总量的过剩,反而供给不足的缺口将是会持续存在的。所以从长期的发展的观点看,即使目前出现的经济类本科人才供求基本平衡的状态,也是短期的,而不会是持久的。从我国经济社会对教育发展可提供的资源支持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财政收入稳步快速增长,2004年财政总收入在2003年突破2万亿元的基础上又达到26355.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4%,2005年突破3万亿元。我国用于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且也尚未达到我们自己预定的4%的目标。这意味着,国家财政对教育发展的投入力度还应该而且可能逐年增强。同时,随着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的提高,多种渠道筹资办学,多种形式办学将进一步发展,也会使社会资源更多的投入到发展教育上来。至于发展经济学类本科教育所须师资及物力,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成的博士走向工作岗位,教师队伍的充实和提高应该不成问题。 

总之,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和对教育发展可提供的资源支持两个角度看,我国经济类人才培养的规模,短期看是适中的,长期看还应该有较大的发展。当前最需要关注的主要不是规模而是结构和质量。当然,这是对总体趋势的判断。此外也应该看到,教育规模的扩大与国民经济增长一样,也是在波动中实现的,某段时期稍微快一点,某段时期稍微慢一点,只要不是大起大落超过国民经济和居民承受能力造成资源浪费就可以。目前,在经过了1998年——2005年的招生规模扩张后,稳定规模而着力提高质量是完全必要的。此外,就全国而言是这样,至于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是否规模适中,要具体分析,也确有个别学校不顾条件盲目扩张,以致影响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这要予以足够重视,实事求是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结构问题主要是指经济学类内部各专业、各人才培养层次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些比例关系主要有:经济学类内部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比例关系,本科、专科、研究生教育的比例关系,等等。这些比例关系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类本科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的长时期内理论专业重于应用专业。改革开放后应用专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这是一种进步。按照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经济学门类下设5种专业,其中经济学专业一般被认为是偏重理论的专业,而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一般被认为是偏重应用的专业。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趋势和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在校经济类学生比例看,一般是应用经济大于理论经济。从我国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性专业还需要有较快的发展,但目前需要注意的是要克服和防止三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忽视理论经济的教学和对经济学人才理论素质的培养。须知,没有理论做根基,经济学的发展会受到制约,经济学人才的后劲和发展潜力也将是不足的。另一种倾向是缺乏对应用类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盲目追求上热门专业的倾向。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经济社会直观反映的需求并不完全是理性的,有时会有虚假的成分,特别在经济增长出现过热的背景下更是如此。而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被动地、事后地适应这种需求,还要在理性地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的同时,引领经济社会健康的和谐地前进。还有一种倾向是过窄、过细专业的回归。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产生的积极成果之一,就是大家对拓宽本科专业口径,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形成了共识。在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推动下,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调整本科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的文件,全国进行了专业调整,1998年曾将我国几十年形成的504种专业调整成为248种。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部关于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文件的贯彻,经济类专业结构有了改善,传统专业经过改革、改造焕发了生机,应用性专业有了较快发展,一批新兴交叉专业开始诞生、发展,这是积极的成果。但近几年,本科专业增势又强,在新增的专业中有些是合理的,但有些则过窄、过细,使曾经拓宽了的专业口径又开始回归,这将不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说,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是密切联系的,这种联系不仅表现在质量之间的相互关联,而且也表现在数量之间的紧密关联。所以研究经济类本科教育要注意这三者间的比例结构关系。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社会对专科层次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大于对本科层次人才的需求,对本科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大于对研究生层次人才的需求。这可能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普遍性。我国也不应该例外。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可能呈现一些不完全合乎常规的特点,特别是由于我国社会单位用人的成本在专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之间差距不大,所以有些用人单位宁愿多用研究生而不愿用或少用本科生,以致出现研究生在做本科生甚至专科生应该做的工作,本科毕业生在做大专生应该做的工作,这会给培养人的高校提供不真实的需求信号,如果不排除这种假象,容易产生误导。这是在把握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结构时应该加以注意的。

三、学科专业建设、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有三件大事是必须搞好的:一件是学科建设,一件是教学,还有一件是科研。又要搞学科建设,又要搞教学,又要搞科研,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位置怎么摆,这是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先说学科专业建设。什么是学科,什么是专业,什么是学科专业建设?对此似乎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我个人的看法就是:按照各类学问之间研究对象、内容的内在联系,可以把这些学问分为若干个门类,若干个学科,若干个专业,通常在本科生阶段叫专业,研究生阶段叫学科。学科专业建设既应该包括研究生层次的学科建设,也包括本科生层次的专业建设。在经济学教学与人才培养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建设应该是同等重要的,而本科层次的专业建设更具有基础性地位。学科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升学科水平,一是优化学科结构。所谓提升学科水平就是要使学科、专业有高水平的师资、高水平的成果、高质量的人才,有高知名度,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并不断地发展,提升水平。所谓优化学科结构,就是要妥善处理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的关系,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再说科研。科研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诚实劳动进行的创造性的发现真理的活动。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对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加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加紧对科研方向的调整,并强化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力争在出更多的水平更高的成果。为此,要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研究,加强对重大应用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要加强跨学科的研究。 

最后说说教学。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教学改革是学校一切改革的核心。教学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经过多年的探索,大学的教学大致形成了一个思路,即: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探索新的教育思想;其次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要进行学科和专业建设;再次要在专业设置合理的前提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建设;然后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加强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最后要加强管理,建立完整规范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反馈机制。这个大致的思路一般地说并不难把握,难的是每一个环节怎么加强建设,怎么加强改革,才能够收到成效。这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一项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可能抓出成效的工作。 

在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与教学三者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表述,即:学科专业建设是龙头,教学是中心,科学研究是提升学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之所以把学科建设摆在龙头的地位,是因为学科专业建设好了,就为教学科研奠定了基础。之所以说教学是中心,是因为如果一个学校没有教学,这种学校连基本的办学资格都不具备,它可以是一个研究院,一个研究所,但是它不是一个学校,所以高教法明确写明,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根本的任务。之所以说科学研究是提升学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是因为没有科研,学科水平和教学水平很难提高。在高校,科研的功能应该有三个:第一要探索真理,要发展学科;第二要为要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第三要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科研的成果要转化成为教学的内容。如果科研搞不好,高校的学科建设、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任务就可能落空。 
目前,在处理、教学、科研三者关系中,存在的偏向是:一、不少学校存在重研究生层次的学科建设而轻本科生层次的专业建设的倾向,表现为不顾自己学校的目标定位,为争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肯下工夫,而对本科专业建设重视不够,这是应该得到扭转和克服的。实际上,本科生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没有好的本科教学,没有好的本科生专业建设就不可能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二、在一些学校一段时间内,出现重科研、忽视教学,教授不为本科生上课等情况,这种情况是不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是不符合办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要求的。世界上好象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允许只搞科研而不教学。科研无疑要得到鼓励和提倡,但是一定要强调不能因科研而忽视教学,相反一定要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成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内容,这是学校进行科研的重要目的和任务之一。

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 
教学与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关系

  积若干年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在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必须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借鉴一切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三者的统一。 
为什么高等学校经济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本的原因有两条:首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一百五十多年的实践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至少具有如下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第一,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实现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这些基本的内涵和特征,所以我们要毫不动摇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次,高等学校经济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的国情,不仅仅是指人口多,底子薄这样的经济状况,还包括我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情况。从政治上说,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就是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得以实现的。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写进宪法,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为指导,是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践在发展,时代在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不应该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实践有了巨大的飞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实践的发展是无止境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所以,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切地说是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为什么要加强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因为:第一,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文化、特殊的国情、特殊的经济制度,对这些特殊问题的正确认识和解决,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理论。第二,中国需要成千上万的经济理论人才和经济建设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熟悉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理论,更要熟悉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反映中国国情的经济理论,对这些人才的造就和培养尤其要加强对中国经济的教学和研究。第三,中国正在进行的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要取得这样宏伟事业的成功,也需要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理论为指导。 

为什么要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因为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这些宝贵财富可以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吸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而创立了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今天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竞争、合作的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善于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就是要注意吸收包括西方经济学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所借鉴。当然,必须注意,在借鉴别国理论成果和经验时,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有分析,有比较,有取有舍,有用有弃,而决不可照抄照搬。 

当前,在经济学教学与人才培养中,有一些问题也需要给予注意,主要的是:一、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妥善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必须坚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引导学生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二、要加强对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与研究。由于我国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所以学习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很必要的。相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类教育教学的封闭状态,改革开放后经济学教育教学引进西方一些先进教材和理论是一种进步,这对于扩大学生视野,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其适应世界范围内竞争挑战的能力具有极大益处。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也出现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重西方理论而对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讲授不够的问题、对引进的西方理论消化不良和联系中国实际不够的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以照搬西方理论中某些个别结论、个别模型、个别流派词句为荣的不正学风。其表现之一,就是在课程中对作为中国改革发展重要理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内容改革不够、课程设置中讲授学时不够,甚至在有些学校被从核心课程中被取消或以政治课代替。这是需要引起大家重视,尽快统一认识,予以纠正的问题。我们培养的人才,归根结底是要为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熟知中国的实际,掌握、创新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并能运用这些理论解决中国的问题,是这些人才必备的素质。所以,在教学中,加强对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应该被放到突出的位置。否则,我们的经济学教育有可能本末倒置。

五、规范要求、分类指导与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关系

提高经济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既要在宏观上规范要求,分类指导,又要在微观上深化教学改革,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二者要紧密结合。 

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是有规律的。探索规律,尊重规律,按照规律的要求制定一些共同性的规范,用以指导各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应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十几年来,教育部组织专家经过充分论证,制定了一套指标体系,对高等学校教学进行评估,并且今后要形成制度。这是迈向对教育宏观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教学评估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本科教学在高校中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确立,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水平、质量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经费的投入和教学条件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和水平的提高,效果是好的。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是,如何对学校分类指导。 

分类指导,主要是指政府对高等学校区别不同类别进行因校制宜的指导和管理。高校如何分类?国外有几个方案可供参考:其—,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分类。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根据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的层次,做纵向大的分类;根据所授学位的数量及其它因素在同一类中又做小分类;根据高等学校所属类型便可知道其所培养学生的最高层次。其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等教育分类。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第一个《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并于1975年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大会上获得批准,作为各国教育分类的指导和进行教育统计的依据。其后又几经修订。《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当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二阶段相当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博士生阶段。第一阶段分为理论型和实用技术型两类;第二阶段则是“专指可获得高级研究文凭(博士学位)的”“旨在进行高级研究和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关于高等教育类型的划分,值得我们重视。它作为各国教育分类的指导与教育统计的依据,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更为重要的是:它所依据的主要标准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型,而不只是办学层次的高低与科研规摸的大小。我国学者对高校分类的研究也有一些重要进展,取得了重要成果。

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认为,对高校的分类,至少应研究五个方面的内容:办学主体,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办学功能和人才培养目标。 

办学主体,即通常所说的高校是中央办的、地方办的、还是民办的。这主要涉及到教育的投资主体、管理隶属关系。办学层次,即通常所说的要将学校办成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硕士生层次,还是要办成博士生层次。一般地说,培养硕士的高校和培养博士的高校也同时培养本科生,只是几个层次学生各占的比例可能在高校之间有差异。办学水平,即通常说的世界一流大学、国内一流大学、地方性一流大学等等,在同一个层次的高校中,可以有不同的水平。办学功能,即通常所说的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即通常所说的培养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理论应用复合型人才。学校分类涉及的这五方面内容之间是有联系、彼此相互影响的。例如一所办学层次为本科的高校,其办学功能往往定位于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水平定位一般是与地方性的办学水平相比较。 

2005年我国有普通本科院校701所,其中有经济类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大约占80%。以培养目标为主,综合考虑上述各个方面,我国有经济类教育的高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以培养理论型和理论应用复合型人才(博士、硕士)为主的研究型高校,这类高校综合性大学比较多,也包括一部分原属中央有关部委后划属教育部的学校。这类高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实力强,水平高,不仅能培养优秀的本科生(这些本科生的大部分成为研究生的后备军),而且能够培养优秀的研究生,有博士点,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有为培养高级理论型人才必备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其他条件。这类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高,其研究生比例特别是博士生的比例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这类高校的数量不一定多,但其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高,是国家经济类人才培养水平的代表。 

第二类为以培养理论、应用复合型人才为主的教学研究型高校。这类高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实力比较强,能培养比较优秀的本科生,也能培养比较优秀的硕士生,其中一些学校也有博士点,能够培养博士生,有比较强的师资队伍和比较好的其他条件。这类高校包括大部分原属中央各部委后划属教育部或划属地方的学校,也包括地方重点建设的学校。这类学校的数量占我国承担经济类本科教育高校的绝大部分,是本科经济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第三类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型高校。这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性人才,除上述两类学校外的其他院校都属于这类高校。 

应该明确,每种类型的高校,各有其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都可以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提出具体的要求,制定对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估标准,作到分类要求,分类管理,分类指导。这样有利于提高经管类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对于高校而言,重要的是要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赋予的权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办出自己的特色。任何一所高校都应该找准自己在整个教育体系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的位置,熟知自己的历史、优势和劣势,并充分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对于全国而言,如果每一所高校都能够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那么就可以汇合为国家教育的综合优势。现在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是,不少的高校不分是不是应该和可能,都不满足于聚精会神地搞好本科教育教学,而是追求上硕士点、博士点。这种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的倾向,并不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表现,而是一种扭曲,应该予以纠正。高校应该按照自己的定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人民出版社1995年。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第3期。

6、陈厚丰著:《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逄锦聚:《大学教育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报告预计,“十一五”经济增长有望保持8%左右,2010——2020年有望保持7%左右。见2005年3月21日《经济日报》。

关于高等学校分类问题,参阅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第3期;陈厚丰著:《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