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润东
二十世纪90年代后,信息技术发展席卷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skilled labor)需求的激增,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也因此被广泛称作“技能偏向的技术进步”即SBTC(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中国作为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二元经济特征至今仍然非常突出,工业化过程一直在继续,而目前又融入了大量信息化因素。这种“工业化”与“信息化”交织发展的格局,已构成当代中国等某些发展中国家的一道独特风景,成为全球技术进步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环渤海地区的人力资本成长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其模式将带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劳动者的就业岗位数量、结构发生改变。任何一次大的技术进步一方面在淘汰一些就业岗位的同时,在其它相关领域必然要创造一些新的就业岗位。一般而言,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正负效应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升级与劳动者实际的技术升级之间的时滞长短。当技术进步突然降临,大多数劳动者仍然停留在原有技术水平时,结构性失业必然发生;反之,如果劳动者对预期的技术进步事先进行了人力资本投资或接受了相关培训,那么新的技术进步就不一定减少就业甚至可能增加劳动力就业。
(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发生改变。在工业化条件下,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用于不变资本投资的部分越来越高,而投资于劳动力的可变资本部分相对降低,所以工业化阶段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马克思由此进一步分析出资本主义的相对人口过剩规律以及产业后备军理论。然而,信息化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方向出现了新的特点。例如,在一些知识、技术密集的行业部门,由于创新劳动的作用逐渐强化,企业投资于劳动要素部分的份额相对于物质资本更快,从而造成这些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没有提高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一基本趋势的变动将使劳动力的需求数量、需求类型发生相应改变。
(3)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凸显。在早期单一的工业化阶段,劳动者与机器要素相结合,在分工基础上进行规模化集中生产。从生产原料、生产过程到所产生出的产品,甚至劳动者自身的生产,都具有了标准化倾向。劳动者在生产之外的消费过程中,只要能恢复必要的体力与脑力就可以了,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工业化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技术进步速度大大加快,整个劳动力群体就业的规模、结构甚至宏观经济的增长都受到人力资本投资的制约,劳动者个体的消费与投资不再是标准化生产过程的附属,而是像物质资本一样具有通过投资实现收益的能力。
从上述实际背景出发,如果要在技术进步中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环渤海地区在要素密集模式的选择上应该重点突出“技术—劳动”型要素密集模式的作用,即在现阶段重点发展新兴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新兴劳动密集型产业易于实现生产集约化,因为物质资本是产业投入运转的基本前提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有一定程度技术和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应及时把握信息化发展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机遇,即通过加速人力资本投资增长,提高技术进步中新职业的创造率,放大技术进步的就业促进效应。这两条战略之间区别的关键是,前者是现阶段重点战略,后者是长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