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谐社会构建的思想渊源看,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人类社会的历史实际就是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漫长过程。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关于和谐社会的阐释是从生产关系角度展开,即和谐的本质是生产关系和谐。在生产关系中,作为特定社会形态的基本生产要素之间、这些要素所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地位是否处于和谐状态是判定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这种对和谐状态的理解,与马克思揭示资本—劳动对立关系的逻辑一样,异曲而同工。马克思认为,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贫困、对立等不和谐的现象,不能仅仅停留在无产与有产之间的对立上,只有上升到劳动—资本对立的层面,才是达到科学的理性认识高度。按照这一逻辑理解当代社会和谐与否,也应从劳动—资本等基本生产要素的内在结合上来把握,才能体现出和谐社会观的本质。因此,把握劳动—资本关系是理解当代社会和谐问题的锁钥。
一、和谐社会概念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作为生产关系,只有建立在非私有制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基本矛盾对立的基础。因此,从绝对性的意义上讲,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共产主义社会,它表现为人类社会发展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辩证历史过程。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者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直接获得劳动成果的社会普遍性。劳动者一方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同时又是生产资料的目的,手段与目的在这里高度统一。这就是和谐社会绝对性的一面,它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忽视和谐社会存在着相对性。所谓相对性是指,判断一个社会和谐与否是相对于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方式而言的。例如在奴隶社会制度下,奴隶在更大程度上获得自身劳动要素的自由,即是对当时生产方式矛盾的克服,这种状态体现了相对于奴隶制生产方式的和谐;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针对宗法、等级制度而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以及减少土地兼并等要求,反映了农民在当时生产方式下社会理想。这些社会基本矛盾冲突以封建王朝更替方式,在短暂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稳定与均衡,实际上是和谐的封建社会状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资本要素在资本占有制的生产关系包容范围内结合,迅速推动生产、科技的发展,显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性、和谐性的一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形成,克服了私人占有的局限性,消除了以往私有制社会生产关系根本对立的基础,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要素的直接结合,为和谐社会建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备超出以往任何社会形态和谐程度的潜质。和谐社会的相对性也就意味着和谐社会具有历史阶段性,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不同的生产方式下,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有了不同的衡量标准。人类对和谐社会状态的追求既包括高度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又涵盖特定社会制度下社会基本矛盾缓和、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相对和谐状态,即和谐社会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内在统一的。
二、和谐社会中劳动—资本关系的对立性与同一性
马克思从生产关系层面论述了机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历史发展趋势,这一分析范式凸显出劳动—资本之间矛盾在根本利益上的对抗性。在继承这个一般性分析结论的过程中,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理解马克思经典作家的和谐社会观中存在着漏读,即片面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资本矛盾之间似乎只存在对立性,而不存在同一性;两者之间只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而没有和谐与共容的一面。显然,这种带有意识形态倾向的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相违背。因为任何矛盾关系的双方都存在着对立与统一,当矛盾同一性居于支配地位时,事物的存在状态就表现为和谐;反之,当矛盾的对立性占主导时,事物就表现为冲突状态。
. . 资本同劳动的对立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指出:“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资本与劳动作为矛盾双方,其冲突与对立更显著地表现于劳动—资本关系的形成前提与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上。一方面,以“圈地运动”、“羊吃人”、“血腥立法”等暴力手段实现的原始积累,体现了工业革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通过激烈的方式对生产关系实现了调整。另一方面,资本同劳动对立关系还来自于资本积累的结果,它作为一种长期的历史趋势而存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与劳动彼此之间虽然是作为相互独立的、异己的形态对立着,例如与资本对立的劳动是他人的劳动,与劳动对立的资本是他人的资本。但是劳动力这个特殊的商品却是与资本互为前提。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二者相互结合,成为维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不可或缺的双方。马克思指出,“工人把他本身作为劳动能力生产出来,也生产出同他相对立的资本,同样另一方面,资本家把他本身作为资本生产出来,也生产出同他相对立的活劳动能力。每一方都由于再生产对方,再生产自己的否定而再生产自己本身。”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要素实际上扬弃了自身与资本之间的对立。如果没有扬弃它与资本之间的分离与对立,劳动就无法与资本这一生产资料实现结合。由此可见,劳动—资本关系中的对立性与和谐性在资本主义整个过程中兼而有之,两种性质贯穿于矛盾发展过程的始终。对立与和谐无论哪一方占据主导地位,都不可能彻底消除另一方的存在。只能是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二者的地位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化而已。
三、劳动—资本关系是运动和发展的
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相互对立与依赖关系是工业化发展阶段生产关系的核心问题,二者之间的对立抑或和谐状态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生产力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资本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在早期单一的工业化阶段,劳动者与机器要素相结合,在分工基础上进行规模化集中生产。从生产原料、生产过程到所产生出的产品,甚至劳动者自身的生产,都具有标准化倾向。劳动者在生产之外的消费过程中,只要能恢复必要的体力与脑力就可以了。劳动者的消费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附属,至于劳动者以消费方式还是以投资方式使用社会产品无关紧要。因此,工业化早期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工业化生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在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以来,技术进步速度大大加快,整个劳动力群体就业的规模、结构甚至宏观经济的增长都受到人力资本投资的制约,劳动者个体的消费与投资不再是标准化生产过程的附属,而是像物质资本一样具有通过投资实现收益的能力。这一点大大提升并加强了劳动要素所有者与资本要素所有者的谈判地位。而且,在一些知识、技术密集的行业部门,由于创新劳动的作用逐渐强化,企业投资于劳动要素部分的份额相对于物质资本增加更快,从而造成这些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没有提高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一基本趋势的变动将使劳动力的需求数量、需求类型发生相应改变。当代技术进步已不再像早期那样作为异己力量排挤劳动者,而是出现了对简单的非技能劳动需求相对减少、对复杂的高技能劳动需求增加的局面。
纵观人类社会型态的发展历程可知,人类面临的劳动—资本矛盾实际是工业化社会与契约社会的伴生物。在早期的农业经济时代,劳动者的主要活动是从事农产品生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产成果是在家庭以及庄园成员之间平均分配,劳动者获得的是“制度工资”而非“劳动要素报酬”,因此农业经济时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劳动—资本关系问题,当时的基本矛盾主要是劳动—土地关系问题。只有当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劳动者进入工厂从事规模化生产活动,并且逐渐形成了劳动要素对资本要素的依附,由此出现了资本积累进而影响整个经济增长的结果,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影响劳动要素的收入与就业的局面。当代技术进步的直接后果,实质是凸显了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加速了劳动力群体的技能分化。在这一过程中,早期工业化社会的“劳动—资本”二元对立关系,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逐渐演变为后工业时代的“资本—非技能劳动—技能劳动”的三元对立关系。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群体之间为获取就业岗位而进行的竞争,一方面分散了劳动—资本之间的直接对立,起到了缓和劳资矛盾的一些效果,使劳资关系在生产方式变革中呈现出阶段性的稳定与和谐;但从历史发展的长期过程看,面对目前发端于西方国家的技术进步,也不能奢望其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它只是将资本与劳动者整体之间对立的局面,改变为资本与技能劳动之间对立的相对缓和,但资本与非技能劳动之间谈判不对等地位依然故我。非技能劳动者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新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收入低、频繁失业等问题的困扰,难以为自身人力资本提供持续的投资,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技术进步新的牺牲品,承担着巨大的社会变革成本。可见,劳动—资本要素之间对立与和谐的两面性充斥于人类经济发展的整个工业化阶段。作为劳动—资本关系“第三方”的政府积极利用科技进步契机积极干预要素收益分配、促进劳资和谐,则是工业化发展阶段所有国家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柳欣教授发言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过去二十年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
这些危机不是市场经济导向的问题,而是政府经济政策的问题。美日韩在经济发展中都实现了相当的平等, 不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差距。我认为从1997年以来,中国遭遇了一个经济周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典型应该是富人倒霉,但是在中国富人利益不但没有收损,高科技,房地产等飞速发展。中国从97年以来采用的凯恩斯理论导致了滞胀现象。
名义GDP增长于就业率年负相关
资产值大幅上升
结构性失业
97以来,农村向城市转移速度很慢,第三产业上升10%,但是失业越来越多。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的累积循环效应导致很多严重问题:收入分配不均,使收入分配问题更加严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产业结构向富人倾斜,20% 富人支配25%的穷人,造成严重的社会歧视。建议加快城市化进程。提案中有一个高速增长的方案。
钱津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发言
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创新
和谐社会前面有四个字:社会主义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多年来人们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多探讨直到现在不讨论这个定义了。现在理论界基本对这个已抽象化了,就是四个字不作解释了。不做定义式的探讨了。改革了20多年,社会主义具体化来说就是坚持不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有国有企业就是社会主义这四个字,没有国有企业就没有社会主义。搞社会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公共财政,社会保障都不能体现社会的特征。改革应该和转轨并行,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的研究是和别人不同的是国有企业。我们现在不再高社会主义,目前没有人搞国有企业改革了,虽然文章和国有企业改革会,但是进入一个理论上的黑洞。所有人干的是都是公有企业改革而不是国有,用公有代替偷换了国有。国有资产委员会照搬其他国家的事例,拿来了西方国家公营的模式照搬。但是从学术角度来说一定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所谓的和谐社会要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我们正处于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指非社会主义成分大于社会主义成分,这两个要取得和谐。我么提出的理论基点在这里。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我们一定要坚持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只存在社会主义国家。公营企业存在于一切国家。只不过比重不同,北欧的公营企业最少,丹麦最少,大约8%。公营企业的存在是由国家共性化需要的。从政治学来讲,我们要建立的国有企业是要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创立。公营企业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间接结合。从经营领域来说,各个国家的公营企业主要都是在非竞争领域,我们要高的国有企业要常委有竞争性的商品生产者就要设在竞争领域。北师大的沈越教授说过,我们应该把国有企业建立在竞争性领域,而不是推出。公营企业应该退出竞争性领域。公营企业的特点是政企不分,我们的改革结果是越改越政企不分。因为我们用公营企业的模式去该国有企业。
我们现在应该认识到,使要像马克思所说的实现消灭剥削,人类新的生产方式。而公营企业是政府管理职能的表现,直接干预是直接建立企业进行干预。比如二战时美国建立了很多企业。日本等公营企业我们认定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对世界各国国家公营企业外的定义,不是社会主义。所以现在改革的一个尖锐问题都是公营代替公有,国家资本主义代替社会主义国有,取消社会主义经济的成分存在。理论界不应该无视这个问题,不应该跟着指鹿为马。我们应该进行更多的探讨。
现在来看,这种探索是必要的,大面积的国有企业可能不现实,但是一点不能搞也未必。在资本主义强劲发展的时代,我们进行有益探讨和坚持是有可能性。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是没有大发展时期,体现在钢铁业,工业化的成功也体现在钢铁业上的发展。十五计划钢铁突飞猛进,所有钢铁生产基本都是国有企业完成的。国有企业完全可以在这些领域发展下来。
中国需要公营企业,应该立法规制。不能任意妄为。中国没有立法,中国很多公有企业变成了官僚资本。是中国改革的怪胎。拿着国有资产为自己赚钱服务,理论界在这方面避重就轻。
公有制的最根本是取消剥削,怎么取消?在社会主义强劲发展的时代。我么理论界要给与更多的关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后组织上保持国有企业,可以运用股份制的经营方式,但是运用时也应该创新。股份制在西方开始时是利用宗教,这种制度的本身是在我国运用是由缺陷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表明了他的缺陷,他的制度不能维护企业的利益,只能维护股东的利益。西欧式淡化股东制的,暴露了股份制的缺陷。产权认识上也是模糊的。
国有企业在制度层次上和经营层次上明确分开。制度要研究创造国有企业的新形式。 经营要利用股份制与世界市场对接,对接的企业组织不是片面维护股东利益,而是维护企业利益。
陶江教授发言
论和谐社会的逻辑基础——兼论经济学跨时代的历史任务
首先,感谢大会给我这样一个发言的机会,同时也对外校来的老师和学生表示欢迎。今天我们是来讨论和谐社会的问题,所以我想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一、自然科学与经济学——时代划分比较
今天的各种学科都是在自然科学的感召、启示之下形成的,经济学也是如此。
自然科学的时代划分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进行。由于研究设备的限制,自然科学的研究只能从宏观发展到微观。所有自然科学都是从宏观到微观,唯独经济学是从微观到宏观的,所以经济学在初期微观发展的鼎盛时期不能从自然经济学借鉴许多有用的东西。所以现在经济学的很多问题就出在这里,如结构的缺陷等。
二、自然科学与经济学——元素结构比较
自然经济学的原子结构和经济学的商品结构是完全一致的。但现代经济学没有原子核结构,如对使用价值褒贬不一,效用概念界限不清,效用价值的结构不清楚,有用性效用的运用存在严重误区。
三、资本论的“基因片段”——缺陷与修复
四、资源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否定之否定
劳动价值论的否定之否定就是资源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包含资源价值论。价值论一旦打开,很多东西都有价值,比如资源。
五、和谐社会的逻辑基础
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包括经济和谐、自然和谐、社会和谐等几个方面。其核心是人和自然的和谐。有了人和自然的和谐,才能有世界的和谐,社会的和谐。
王玉茹教授发言
中国和谐社会的历史溯源
从历史角度来看和谐社会的建立。我认为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不仅要有中西方的比较,而且要有有历史的反思,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留下了什么。
文艺复兴为后来的工业社会提供了两方面基础:一个是以人为本,另一个是崇尚自然。
中国的历史给当今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什么样的基础,儒家思想与经济有关系。
儒家思想的本质,其很重要的就是主张和谐,经济活动的主体强调道德是主体,经济行为的规范受道德的规范。经济行为要受道德的评价。历史上留下的思想更多是强调“和谐,平均”。
建立和谐社会我们经济学面临的任务是什么。
每个国家发展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其中有受社会积淀不同的影响。对于中国我们平时说我们有很久远的历史,但面临现代化的建设,有些历史积淀却是包袱。我们中国的经济创新不能只仿效西方,要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来建立和谐社会。我们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收入分配问题。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基本都经历了收入分配不均的过程,最后形成了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达到了相对的稳定。我们要完成从以前政府给我们“饭碗”到我们自己去找“饭碗”的转变。解决农村问题,以前我们用农业为工业作积累,而现在我们更多的关注农村问题,三农问题。当前农村面临的问题有担心生病和教育经费问题。应让农村就地解决社会保障等这类问题。
张继良教授发言
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学的发展
江西财经大学 张继良
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把握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是先进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体: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物质财富比较丰富,人民丰衣足食。具体来说,就是进入小康社会,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社会生产关系有了明显进步,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经济关系比较融洽,建设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得到有效保护,人民安居乐业。
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重视生产关系的进步
一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为和谐社会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二是重视协调发展,特别重视落后地区和困难人群的发展,重视农村、边疆和民族发展,实现均衡发展。三是重视调整生产关系,包括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的关系、劳资关系、分配关系、城乡关系等。四是抓好公共事业建设,重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加强经济学科建设和发展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份和方法,重点是关于市场运行的分析。三是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内涵。四是对市场文化垃圾进行批判,树立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的价值观和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