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简报

2014年第四期工作简报

发布时间:2015-01-20来源:浏览次数:1616

光明日报以“知中国 服务中国”为题

报道中心主任逄锦聚事迹

1013日,《光明日报》以“知中国 服务中国”为题报道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的先进事迹。

文中写到,对经济学家逄锦聚而言,这一季“收成”堪称丰硕——教师节前夕,他与多所高校同仁倾注16年心血的“经济学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他担任主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进入国家第二批“2011计划”公示名单,将被建设成为以经济建设为主攻方向的“国之智囊”、学术和人才培养高地。

双喜临门,这位曾屡获殊荣的学者依然激动。因为,这两项以集体之力成就的事业,都是为实现同一个追求:致力于中国经济学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服务国家发展,造福人民大众。

“我自从接触马克思主义就没动摇过,自从投身经济学就没想过离开。能把信仰和事业结合起来,再辛苦也值得。”逄锦聚说。

“知中国,服务中国”,南开大学的传统奔流在他血脉之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日夜劬劳,为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不懈探索,67岁的他忙碌如昔,甘之若饴。

人生“辩证法”支撑他战胜磨难

“回过头来想,真正对我一辈子有用的,是青年时学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给我一种看家利器,让我在最困难的时候总想到有一天会光明,相信困难一定会过去。”

“有没有一本书,影响了你整个人生?”这个问题常被问起,逄锦聚的答案始终如一。

那是一本不起眼的小册子,躺在尘封多年的记忆里:纸张粗糙,字迹模糊,封面上印着“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几个大字。“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事物是联系的,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老师袁辅章谆谆讲授书中内容,高中生逄锦聚听得如痴如醉,一学期结束,“几乎把整本书背了下来”。

彼时,逄锦聚成长在山东青岛胶南一个普通农家。一心向学的他自小成绩优异,未来似乎触手可及。然而,高中毕业,人生的第一次磨砺陡然降临。

由于特殊年代的特殊原因,逄锦聚未能报考大学,只好回到农村。不久,“文革”爆发,当过基层干部的父亲惨遭迫害,他也陷入重重磨难。

若干年后,逄锦聚在电影《人生》主人公高加林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那位无奈回归乡野的青年学生一样,他跌入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种地,淘大粪,做木工活,砌墙盖屋……最“轻松”的工种,是做小学教员,还受命创办过一所农业中学,一人“包揽”全部课程。可惜,这所当时颇受百姓欢迎的学校生存三年便告终结,逄锦聚也重回田间。

一蹉跎便是十四年。捧惯了书本的双手变得粗糙,一颗年轻的心却从未消沉。

“辩证法在那时显示出力量。它教给我在苦难中不必气馁,在逆境中勿忘图强。即使在最困难时我也相信:世态一定会向前发展,困难一定会过去。”

自强乐观的逄锦聚,一度成了“最好的农民”——推山东独轮车,他能推着1000多斤重的石头走十里地;下田犁地,他扶的犁印又直又深。劳作间隙,他从未放弃学习,啃书本、练外语,闭塞的日子在知识滋养下有了色彩。

春天终于在盼望中到来。1978年秋,年届而立的逄锦聚高分考取当时一所大专院校(今潍坊学院)外语系。新的生活开始了。

“这段经历,让我对辩证法更加笃信。它给了我一种看家本领,有了它,吃苦成为财富,磨难成为契机。”逄锦聚不无感慨。

“人民情怀中国立场问题意识”

“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只能立足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广泛借鉴世界各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出经济学的‘中国道路’。”

1981年深冬,一位风尘仆仆的学子推开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大门。迎接他的,是其导师、著名经济学家谷书堂教授。

这正是走出山东的逄锦聚。

读大学不久,逄锦聚的学术兴趣便从外语转向经济。“那时,全国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我渴望了解经济运转的堂奥,为国家建设出份力。”于是,他夜以继日,两年攻下外语、政治两个专业并自学了经济。当他决意要考研究生时,瞄准的是享有盛誉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要选就选最强的,就想看看‘天’是什么样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如愿以偿地走进了这片梦中的天空。

逄锦聚自此与南开结缘。从刻苦攻读到留校任教,从崭露头角到掌舵扛鼎,他的学术之路不断延展,逐渐形成了鲜明特质。

从读研究生开始,逄锦聚就跟随著名金融学家钱荣堃教授和几位西方学者学习西方经济学,上世纪90年代初还随团到美国、欧洲考察经济学发展与教育,2000年还受聘日本早稻田大学做过教授。“这些经历让我坚信:西方经济理论应该借鉴,但不应该也不可能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

逄锦聚的经济学研究硕果累累,一以贯之的是浓郁的“人民情怀”。“经济学工作者要为人民服务,要把为最广大人民谋根本利益作为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定的“中国立场”,贯穿他的学术生涯。从硕士毕业论文《论指导性计划》开始,他便把学术重心锁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中国经济学建设和理论创新倾注心血。一项项突破,无声地说明着他的学术眼光与立足基点。

他的梦想堪称宏阔——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解决中国问题,仅靠他国经济理论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尤为可贵的,是敏锐的“问题意识”。

今天,京津两地的人们已习惯了“半小时抵达”的城际交通,而这正是13年前逄锦聚和他的团队在“实施京津经济一体化战略”咨政报告中提出的具体措施之一。与此类似,他主持的一项项研究成果与政策建议变为现实——《天津现代物流发展纲要》中的建议被列入天津市“十五”规划,现代物流业迅速跻身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对环渤海经济区的先期研究,不仅引导了理论界的关注,还催化了“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2010年完成的《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设计了一整套评价指标体系,为国家和地方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导向和参考。

“‘经世济民’不能只停留在基础理论层面。应从改革开放实践中选取战略性课题,以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秉此理念,逄锦聚带领的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充分诠释了“学术服务社会”的功用,而他则把更多期望寄托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身上,盼望着“打造一个世界一流的学术重镇和新型智库”。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添砖加瓦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编进教材,关系人才的培养和中国的未来。不能回避当今大学生和社会上最关心的问题。要经得起实践的推敲和历史的检验。”

虽已年逾花甲,逄锦聚并不觉得老之将至。

从今年3月起,每隔一段,逄锦聚就会从天津赶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讲课,有时一讲就是一天。台下学生正好100位,都是社科院招收的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这些从各高校选拔的青年教师学习极认真,逄锦聚欣慰之余更加不忍轻慢,堂堂重新备课,从不“炒冷饭”。

每月一次由教育部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审议会,逄锦聚总是尽可能参加。针对每本教材或大纲的总体优缺甚至章节字句,他总能给出精准细致的评点。

此外,修订已出版的教材、编写辅学用书、审读党员干部理论读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每一项工作,逄锦聚都全心投入,不吝付出。

这种辛劳已经持续了十年。2004年,随着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启动,逄锦聚先后主持和参加两部工程教材编写,并于两年后被增补为咨询委员。

“当时咨询委员平均年龄70多岁,我刚满60岁,算是年轻人。”“年轻”自然要加倍付出。为编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身为首席专家的他带着全组成员三年奋战,从提纲到成稿修改30余次。长期高强度运转,一向健壮的身体提出了抗议。2007年前后,他因身体不适三次住院。医生令其静养,他却在半夜偷偷打开笔记本电脑修改书稿。出院后,他在家里摆上制氧机,继续奋战。

一份份布满修改痕迹的书稿,陪伴他度过节假日,度过往返京津的路途时光,甚至参加党中央、国务院组织的北戴河专家休养活动,他依然带着这份牵肠挂肚的“作业”。

“教师总有一种‘教材情结’。为学生编写高水平教材,是天大的事情,也是不可推脱的本分。”这种责任感,使逄锦聚对工程教材编写倾尽心力,而在担任咨询委员后,他更是参加上百次教材审议会,为每本教材严格把关。

也是在这一时期,他的研究方向由政治经济学拓展到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每次审议、研读书稿,对我都是极好的教育。十年下来,我等于又上了一遍大学。”逄锦聚话语由衷。他深深感觉到:马克思主义因其真理性而颠扑不破,因其开放性、发展性而不断丰富,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活力。

“研究经济,却从不琢磨改善自己的经济”

“要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我愿尽一切力量成就他们。”

在南开,师生们常能遇到逄锦聚。这位曾经的副书记、副校长,时不时地和大家一样吃食堂,骑着旧自行车穿行在校园里。他十几年前带过的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军林回忆,当年第一次去导师家中拜访,三代人住在50多平方米小两居的情形着实让他吃了一惊:“是名校领导姑且不说,研究经济,却从不琢磨改善自己的经济,令人钦佩。”

读大学时的老师王学坚对这位得意门生印象深刻:“他上大学时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每月都从不到20元的生活费中抽出一部分寄给家里,自己则节衣缩食,几乎没穿过新衣服。”

青年时代饱经磨难的经历与体悟,使逄锦聚从不在乎金钱与享受。他在乎的,是为人立世的品行与风骨。

“我和高加林最大的不同是:他进城后抛弃了患难时的媳妇巧珍,而我一直和农村结发妻相濡以沫。”逄锦聚笑言。毕业留校不久,他就把父母接到身边照料,直到老人离世。他孝敬双亲、珍视家庭的故事,已在南开和家乡传为佳话。在他看来,对待家庭的态度,是一个人人品最真实的体现。而他对学生最大的要求便是:做人做事做学问,三者统一,不可偏废。

李军林记忆里,逄锦聚对学术极为严谨。“他出成果不求多,不图热闹好看,而是力求准确、创新。我每每遇到学术难题,都会第一个想到他,他几句指点总能给我很大开启。”

“他常提点我们,不做脱离实际的‘花哨学问’。这句话会伴随我一生。”博士生于化龙对此充满感念。

逄锦聚极少批评学生,却用言行和劝勉把一项项准则“种”在学生们心中,成了他们“抵御浮华的定海神针”。

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逄锦聚对自己的期待。这是师者对后学的嘱托,是先行者对年轻人的笃信。“我希望中的青年,要有学术自信和文化底气,要有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的决心与能力,要愿意为了国家发展和民族富强贡献力量。”逄锦聚展望着。一代要比一代强,接力实现中国梦,这是他心中最美好的愿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通过国家认定

教育部、财政部11月公布2014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名单。经过专家初审、会议答辩、现场考察、综合咨询、社会公示等环节,经“2011计划”领导小组批准,由南开大学牵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认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五家核心协同单位合作建设。“中心”将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以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大经济问题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运行、发展理论和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综合研究,为国家提供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理论和政策支持,努力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建设于一体,世界一流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高地、中国经济建设改革新型智库和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镇。

“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学术委员会对学术问题把关的中心主任负责制,搭建“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协调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与开放型经济”、“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治理”、“大数据服务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学建设与人才培养”八个创新平台,每个平台设首席专家召集人,负责平台专家团队的协同创新。

目前,“中心”通过资源整合、体制改革、队伍汇聚、联合攻关,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产出了200余项为党和政府采纳的应用成果,产生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产出了400余项高水平理论成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经济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创办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实施多项教学改革措施,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增添了活力;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的形成,为高教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创办“中心”海外研究基地,深入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了国内外影响力。

  据悉,“2011计划”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简称。该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该计划旨在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及与科研院所在行业和区域内的科研领军能力。本次全国共认定2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科学前沿类4个、文化传承创新类5个、行业产业类11个、区域发展类4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为文化传承创新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召开第五次理事会 

  11月18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第五次理事会在我校召开。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会见与会专家,会议由中心理事长、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主持,中心理事长洪银兴、李扬、鲜祖德,理事杨瑞龙,学术委员会委员石方川,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朱光磊,中心理事会成员及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

龚克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中心的经费管理办法及程序;各协同单位要继续瞄准国家经济改革急需凝练重大课题并做出具体方案,学术委员会予以把关;要狠抓学风建设,在科研工作中恪守学术道德;要加强专职研究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完善中心管理制度;要继续做好中心网站、内刊等的建设及更新维护。

理事会上,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教授逄锦聚介绍了中心通过认定前后的情况。会议讨论了中心的实施计划及下一步的建设规划。

我校“2011计划”工作办公室成员列席会议。

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五版出版发行

由我校教授逄锦聚担任第一主编,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林岗教授、北京大学刘伟教授担任主编,原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教授担任顾问的《政治经济学》第五版日前由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第五版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后的最新修订版,主要内容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反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体系结构上,除个别章和一些节、目调整外,基本保持了前四版的格局,在内容上则大量吸收了实践发展和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增加了若干新的观点、新的理论。主要有:吸收我国经济学理论的最新重大进展,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和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等作了重要修改和新的阐释;加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论述;深化了对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目的、方向、方法的阐释和经验的总结,加强了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论述;增加了对建成小康社会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论述;以新的观点和材料深化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论述;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除了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外,还适当调整了章节的结构;增加了对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论述。

据悉,该书是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和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14所高校协同攻关创新的成果,问世后,曾被作为全国高等学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教材,列入“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是被全国高校使用最多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之一。

学校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

12月15日,学校在办公楼召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校长龚克,副校长佟家栋,副校长朱光磊,中心主任、我校教授逄锦聚,校长助理、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出席工作会。学校人事处、财务处、科技处、社科处、国际学术交流处、研究生院、经济学院、商学院等部门学院负责人列席会议。

龚克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中心的经费管理办法及程序,加强专职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完善中心管理制度。

会上,逄锦聚介绍了中心的进展与现状。研究人员围绕中心的主要机制体制改革、运行模式、主要任务、资源整合、年度实施计划等方面内容做了报告。与会人员就中心的经费预算、人事管理、条件保障、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人民日报》以“处世之本 治学之魂”为主题

对话采访中心主任逄锦聚

12月24日,《人民日报》以“处世之本 治学之魂”为对话采访了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正文如下:

引子

本报自今年5月16日起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者风采”栏目,先后报道了多位大学教授、研究员的事迹,他们分别是在历史、经济、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各个领域学养深厚、成果累累的著名学人。

无论是学术创建,还是学科领路,在几十年治学生涯中,他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丰富的人生经历中,他们时刻心系党和国家的命运。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拳拳报国之心;在泱泱著述里,我们可以读到一以贯之的敬业精神。他们多数已年过古稀,有的已经80多岁高龄,但学习、研究、教学从未停歇,且一直关注着社会走向、学术发展、思想脉动,堪称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在2014年即将结束之际,我们再次采访他们,从各自的学术研究领域出发,以各自的人生阅历切入,探讨如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领略“学者风采”。

历史发展的共识

精神追求有了航向,实践探索有了底色

记者:如今,全社会都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您认为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何在?

侯树栋:近来,我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在街头巷尾和社区的公告栏里最为醒目,不但有详尽的解说,还有生动的绘画;无论是在军营里,还是在校园、工厂、机关里,大家都在讨论和宣讲;电视、广播、报刊这些传统媒体上,这24字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即便在网络上,也有不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新闻报道。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名教员,对此我深感欣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经过近百年奋斗、社会主义中国历经近70年发展,终于取得的最大共识,其中凝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反映出人类文明的进步足迹,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底蕴。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们的追求有了准确航向,我们的探索具备了基本底色,我们的国家、社会、个人拥有了价值标准。

逄锦聚:我是研究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人为本的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需要,也要满足文化需要。所以,发展市场经济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而要抓好精神文明,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于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的具体体现,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战略任务。历史地看,一个国家如果失去或者不清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就会迷航,在经济发展中就会正负颠倒、主次不分,在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就会忘记国家的本色和社会的期望。

社会生活的必需

公民道德有了明确目标,法治经济有了思想基础

记者:身为学者,您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具有怎样的指导作用?

阎志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活动,才能成为推动各方面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只有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人们的理想和不懈追求,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和作用。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和要求,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让广大干部和群众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用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把追求核心价值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

侯树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百多年来中华志士仁人的奋斗目标,今天,我们比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更接近这一目标;如今,这一目标又以价值观的形式扎根在人们的心中,并成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当我们理直气壮地传播这一社会进步的理念时,我们应当为这个时代所崇尚的思想而感到自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自由、平等、公正得到了法治的保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所一贯追求的社会目标。倡导和弘扬这样的观念,可以让人民明确自己的权益,可以让人民的利益得到有力保障,可以有效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几乎覆盖了公民道德的各个方面,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恪守的价值准则。现阶段,有些人对自己的道德责任处于模糊状态,不敬业、不诚信、不友善甚至不爱国的并不鲜见。倡导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可以让每个公民,尤其是党员干部,都能鲜明地意识到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言行做人做事,在工作、生活中,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道德品行,日积月累,真正达到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标准。

逄锦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但市场的作用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在人们的精神领域,如果也完全让市场进行调节,就可能在增强竞争意识的同时,导致一切向钱看,片面追求短期利益、个人利益等不良问题。所以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使人民自觉遵守法律,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而要做到此,就需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正如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要求的那样,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学术研究的指南

既要研究又要践行,以身作则方能弘扬

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当代中国人的指南针和座右铭,但对学者而言,您认为其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哪里?

邵维正:回顾自己的人生旅程,爱国、敬业等价值理念一直都是我的进步指南。30多年来,我把解放军后勤学院当作安身立命之地,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学习、拼搏、传道、立业,苦中有乐,乐在其中。其间,中央机关和总部先后三次要调我去工作,我都婉言谢绝,因为不愿离开自己热爱的专业。从事党史研究专业之前,我曾是普通士兵:15岁那年参加人民解放军,第二年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先后在朝鲜战斗、工作了6个年头,在青年时代培养的阵地意识,养成的岗位责任,根深蒂固,难以忘怀;从事理论教育工作之后,我仍把思想理论工作当作一条战线,把自己定位为战壕里的一名战士,坚守阵地,守土有责。

当今思想多元,作为党的理论战士更要有主心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价值观。理论工作者掌握的真理再多,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就是空谈;如果不能让群众了解和把握真理的价值,就会使真理贬值。

阎志民:广大知识分子尤其是学有专长的学者,在自己的人生中,不但要利用专业特长和所学的知识为研究阐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贡献,更要以身作则,努力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其实,践行和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不去践行,核心价值观就不可能在学术研究和人生进步中具备指导意义。我们不但要从理论上加以系统阐释,帮助人们准确理解,更要让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学术研究的指南。

于沛:我们应该努力将自己平凡的工作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世界历史学工作者,就是要自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强调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决定着世界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进步趋势,以及社会经济形态循序发展的一般过程。通过世界历史的研究,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晰地理解马克思所揭示的那种“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为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坚实基石。惟有如此,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学者践行的责任

科学回答理论难题,帮助人们解疑释惑

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今后我国思想宣传领域的重中之重。您认为学者应该努力研究、阐释其中的哪些问题?

阎志民:我认为,我们应该重点研究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据、实践基础和文化基因是什么;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的关系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整个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的关系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关系是什么。专家学者要通过对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作出独特贡献。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是多元并存和相互激荡的,广大群众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不断地受到其他社会思潮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和困惑。这些都需要专家学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回答社会提出的各种问题,攻克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帮助群众解疑释惑,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邵维正:我们的研究要落实在行动中,体现到成果上。建党90周年到来时,我已七十有五,按民间习俗应该颐养天年了。由于几家出版社诚恳邀约,难以推却,又发奋拼搏了几年,主编了三本党史著述。其中《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创建纪实》被中组部、中宣部列入向全国党员干部推荐的学习书目。如今,这一页已经翻过去,过后不思量,只当是一名共产党员尽到了应尽的责任。今后研究核心价值观,我还要继续保持这种精神,从强军建设的实际出发,拟定课题,争取再交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于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以为,无论研究还是传播,都要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使全国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李大钊一生坚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尽管他最后被敌人杀害,但他的理想永生。光阴荏苒,80多年过去了,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仍然要自觉加强理想信念,任何国家、民族或个人,如果丧失了理想信念,就失去了灵魂,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

议论风声

范文澜先生的名言“坐冷板凳、吃冷猪肉”,前半句告诫研究者做学问要坐得住“冷板凳”,不被窗外的荣华富贵所诱惑,后半句鼓励后辈们不图身前名,追求对后世的贡献。如此才能脚踏实地,有所造诣。

  ——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

人来到世上应当有所作为,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任何人都不是万能的,人的努力方向应该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适应国家当时的建设需要、根据自己特点做出选择。

  ——李东英(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祖国需要我冲锋陷阵的时候,我就一次流光自己的血;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

  ——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这一生没有什么大出息。自知不怎么聪明,自负还算守本分,勤奋以治学,平实以做人,做了一点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今天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如初。

  ——刘国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经济学家)

医者要有人文情怀,拒绝职业冷漠,始终把患者当作有思想、有感情、有意识、有痛感的生命体来对待。专业理论、专业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人文关怀的理念和奉献精神,这样才能体现护理工作的价值。

  ——姜小鹰(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福建医科大学教授)

俗话讲“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学者胸有翰墨,更是如此。课上聆教诲,有如沐春风,课下与详谈,启人茅塞开。他们让我知道,其实核心价值观24字,具体到学习生活中,无非是葆有真善美的同时,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技能,以期在汲取翰墨之后融入社会,播一滴真知的墨水。

  ——白聆汐(中国人民大学学生)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想参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做到内化于心,向学者们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至关重要,我们只有用心学习感悟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才能培养起自身的大德与公德。

  ——刘领群(华中师范大学学生)

年轻人现阶段的阅历有限,能力有限,唯有理想无限。学者们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需唱高调、戴高帽,只要坚定理想,爱岗敬业,做力所能及的事便无愧于我们所受的教育,便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表现”。

  ——李师荀(中国传媒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