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近期经济工作的政策方向和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笔者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正当其时、十分有力,将有助于我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坚持“稳中求进”。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增长率不应是观察发展的关键性指标,但是,为保证较为充分的就业、保证较为稳定的财政收入,“稳增长”也是必要的条件,这是“稳”的基本内涵。保障就业,一方面是消费需求和支付能力稳定增长进而带动相关产业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另一方面是社会稳定和社会事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方面是稳定并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提升未来经济发展潜力的要求。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如何来理解“求进”?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和增长方向不明的局面,面对国内经济各种矛盾的累积,增长难度加大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外部冲击和一定的政策冲击下,一个健康发展的经济体系,其相应的经济指标将出现“U”型的发展态势,即,在内外部冲击的初期,各经济主体由于市场规模的压缩和成本的提升,其经济指标必然相应地降低。但是,这一冲击必然“倒逼”具有承受能力的经济主体强化创新、强化效率提升以弥补冲击带来的影响,进而在创新的推动下走上更高水平的发展。这就是当前经济发展“求进”的一般路径。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可以从消费、投资和出口三个方面来认识,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要的是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和不断创新,而不再是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强化对新兴产业、补足短板产业、创新产业的基础性技术产业的投资,通过产业和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带动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不再为短期增长而投资那些粗放型增长的产业;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水平、提升出口结构朝着产业链的高端发展,而不再着眼于出口规模的扩张。总之,消费、投资、出口等方面要求的高质量发展,都必须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水平为前提。如果整体的产业基础能力、全局性的产业链水平得不到提升,那么,即使个别产业、局部产业链达到了高质量水平,但并不能使整个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增加公共领域投资)是带动短期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但是,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应与时俱进,不应局限在扩大“铁(路)公(路)机(场)”等方面的投资,而应着眼于高质量发展长远目标的基础设施的投资。通过符合未来产业方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增长建立良好的基础条件,主要着眼于潜在的长远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是着眼于短期的粗放型增长。所以,积极财政政策下的投资方向,一是信息产业、智能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设施;二是补短板产业(特别是“卡脖子”产业)的基础设施;三是养老、医疗、幼教、乡村振兴等新时期人民群众需求日益增长相关产业的基础设施。
实施稳健的、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目的,就是通过有效的金融手段,使健康发展的经济体能够正常运行,使整个经济体系得以正常运转,而不因短暂性的外部冲击而形成资金流阻碍进而传递到整个经济体系,影响到整体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当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也是有所选择的,应当保障那些满足高质量消费需求、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有效促进就业的有市场、有信用企业的流动性合理充裕。特别要防范那些产能过剩企业、僵尸企业、短期炒作性行业企业通过非市场化的、非经济理性的手段去挤占资金,增加系统性风险。
坚持“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一政策方向的本质是,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增长而去损害长期的经济发展。如果为了短期经济增长指标而放松房地产管理政策的话,其后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因短期炒作必然导致“房地产业收益率高”的市场信息,这一市场信息势必诱导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向“房地产业”;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虚假繁荣信息,势必诱导上下游相关产业的“繁荣”。而这些产业恰恰是过去一段时期产能过剩和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由于相关产业并没有长期增长的逻辑基础,必然形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也就是说,放松房地产管理政策带来相关产业的短期增长,势必损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损害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利益,特别是会损害创新性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动力;再一方面,放松房地产管理政策,必然带来地方“土地财政”的增长冲动。短期大量出让土地带来的短期“土地财政收入”,是以透支当地长期土地收益为前提,既损害了各地未来的发展潜力,也会加剧各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所以,“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应当是保障高质量发展而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政策方向。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9年9月19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