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主任出席《传承—南开经济百年百人》新书发布会并为新书揭幕
10月12日,由商务印书馆与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南开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传承—南开经济百年百人》新书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南开大学原副校长、中心主任逄锦聚,丛书主编刘禹东,作者代表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陈靖涵、凤凰财经研究院院长刘杉,以及近500名南开校友共同见证《传承-南开经济百年百人》发布。与会嘉宾共同为新书揭幕。
周洪波表示,商务印书馆与南开大学有悠久的合作历史,南开大学经济学人中何廉、方显廷、刘郎泉先生的作品已经收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杨敬年先生等也为商务印书馆翻译了《经济分析史》并收入“汉译名著”。《传承—南开经济百年百人》的出版是双方合作传统的延续,同时也希望该书为南开将到来的百年校庆增添光彩。
逄锦聚说,编写《传承—南开经济百年百人》弘扬了一代代南开经济学人的人格、学识、道德情操以及他们的不懈实践,展现了南开经济学人在长期治学育人实践中创造形成的南开经济学优良传统、学风和南开经济学人精神。
该书主编刘禹东表示,今年恰逢南开大学百年校庆,编辑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向老一辈南开经济学人致敬。正是由于有这样一代令人敬重、引以为豪的老一辈南开经济学人,才有南开经济学科在全国的卓越地位。编辑出版这本书也是要让新一代了解南开经济学科曾经的历史和地位、曾经的辉煌和荣耀,传承给现在南开人应有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中心多名学者出席经济学院“庆祝百年南开系列活动”首场会议
10月13日上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庆祝百年南开系列活动” 首场会议——“致敬学术经典大家, 庆贺南开百年华诞”座谈会,在八楼会议室成功召开。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校长曹雪涛,前书记薛进文、前校长侯自新、龚克等,均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并充分肯定在南开百年校庆期间召开这样座谈会的重大意义。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主办。会议由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院长、天津市政府前副秘书长、中心学者陈宗胜教授主持,经济学院院长盛斌教授致开幕词。南开大学前副校长、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佟家栋教授到会发言。会议特邀请张仁德教授、彭贞媛研究员、刘骏民教授、刘秉镰教授、原新教授、王玉茹教授、蒋殿春教授及一些青年老师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大家分别回忆了老一代经济学人何廉、方显廷、巫宝三、滕维藻、谷书堂、魏埙、熊性美、桑恒康、陈荫枋、李竞能等的高风亮节、道德文章,共同回顾了百年来南开峥嵘岁月和不朽业绩,感念先贤浩荡师恩和辉煌成就,并决心在新百年再创新辉煌。
陈宗胜教授在开场主持辞中指出,历史历来是人物史,是重点人物的成就史,在南开大学百年校庆期间举办这样一次会议,旨在向在过去一世纪的经历中为南开经济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各位大师大家致敬,学习并重温历史上留下痕迹的经典著作和文章,这应当是百年纪念的重要内容,也是百年南开发展史展览的补充和细化,诚请各位专家教授深度总结、深情回忆,畅所欲言。
盛斌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在庆祝南开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我们很高兴邀请各位专家学者相聚一起,共同回顾和总结在百年发展史上南开经济学人对我们经济学科做出的成就,对各位专家教授拨冗冒雨出席会议表示感谢,对前辈大师的教育教导表示感恩、对南开经济学百年发展成就表示感怀、对先贤前辈的学术人生表示感悟。他以“四感“致辞拉开座谈会帷幕,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南开经济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彭贞媛老师,是参与编制八十年代“南开指数”的亲历者,她回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谷书堂和熊性美两位所长领导下,把“南开指数”作为重要学术经典资料,积极倡导恢复了“南开指数”的编制,讲述了南开物价指数编撰、后期的修订与发行过程,并表示1980-1990年这十年编撰天津市农副产品价格指数的过程最令她难以忘怀。她说“南开指数对中国影响很大,是南开大学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文化历史遗产,应该好好重视,更好地利用,发挥它的价值,把它发扬光大。”
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讲述了自己的感触。他说:“南开大学的昨天,百年很辉煌,有很多个第一,诸如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开建私立大学,全国第一个成立商科,第一个建立高校经济研究所,第一个以教科书的名义引进中国财政学,第一个开办研究生教育,全国第一个编制物价指数,全国第一个以英文出版刊物等等。这些“第一”奠定了南开经济学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的地位。今天的南开辉煌还在创造中。爱国家、报国志,“知中国,服务中国”仍是今后南开的方向。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廉教授回忆了自己的恩师桑恒康先生,总结并赞扬桑先生一生四个优秀特点:一是一名爱国主义者,当年桑先生等三名美籍华人应滕维藻先生聘请归国教学,开中国高校之先河,对南开经济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二是具有深厚的南开情怀,桑先生任职期间,每年两趟自费往返国内外并且自费给学生发奖金让学生安心做科研。三是开拓了我国新的学科方向交通经济学、物流经济学,对中国今后学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桑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高尚教育思想时刻鞭策我辈,并且仍然影响着后人。
中心刘骏民教授回忆并赞扬其导师魏埙先生对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他说魏先生曾教导说他们做学术应当视野开阔,应该有宏大的学术体系,要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所谓“承前”就是指把前人学术研究的辉煌成就能够继承下来并传给下一代。魏先生终身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以马克思为基础把前人的辉煌继承下来,他先后编写了十余部解读马克思《资本论》的书。所谓“启后”,是指魏先生一直关注经济学最主流的问题,从而能够把经济学最基本最主流的理论传授给我们及其后一代。魏先生的最大特点就是他一直坚持主流,南开的经济学门类多,理论经济学是主流,未来中国要有自己的经济学,经济学基础理论从源头上就该有中国元素。
“进入南开学习有一种在大师的熏陶下长大的感觉”。中心王玉茹教授感慨道。回忆起自己在1986年暑假跟随恩师刘佛丁先生拜访巫宝三先生的情形,王教授再次感怀道,“从他们这些大师身上学到的是一种人格的力量。”她讲述了自己为一出版社出版的20册南开经济研究所中英文资料汇编撰写序言的目的,是想让读者感觉到这不仅是资料,而是当初做这些的人的人格力量,从而详细介绍了南开经济研究所首任所长何廉及同事方显廷等,怎么来到南开,建了什么样的团队,做了什么工作。“我想去做这样一个普及的工作,承担我自己的责任,做一些传承的东西,给学生做一个正确的引导。”
佟家栋教授也师承魏埙先生,他深切缅怀了先师道德文章。他回忆说真正对魏先生产生由衷的敬意,是从开始听、学魏先生讲授资本论课开始,并将魏先生对他自己的教导体会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方面魏先生这一代人教给学生的是经济学的思想,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他们给学生的是与时俱进的方法,是在不断发展中学习,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个方面,是教育学生做人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实事求是的认识世界。第三个方面是魏先生言传身教,带给我们的是朴素正直、与人为善、不盛气凌人的为人方式,做学问人的风格。他认为这很值得我们今天许多人学习和借鉴。
南开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原新教授,讲述了恩师李竞能先生在南开工作的41年。原新教授觉得李先生对南开大学最大的贡献,一个是1979年成立了人口与发展室,1984年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当时联合国援助23个人口所中,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是第一批进入这个援助圈。二是在所有的人口研究机构里边,唯有南开大学从一开始就称为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而不是像绝大多数机构那样都叫人口研究所,这说明了李先生独到的眼光,人口学不只研究人口本身的问题,要研究整个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三是李先生对人口学统编教材的编著做出了很大贡献。独著《人口理论新编》、《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等,迄今都是博士、硕士研究生阅读的经典著作。李先生做学问的精髓,一是学术民主;二是学术研究正直,作风公正;三是体现了学术爱国的情怀;四是注重学术传承和创新的意识的培养,体现了南开 “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精神。
经济学院副院长蒋殿春教授缅怀了恩师陈荫枋先生。他说陈先生是1941年西南联大经济系的学生,毕业后就职于昆明中央银行,1949年去美国学习统计学,1951年进南开研究所,1998年79岁退休,将近半个世纪都在南开工作。今年南开百年也正好是陈先生百年诞辰。他觉得非常有幸师从陈先生及滕先生等,他们都是中国世界经济、跨国公司研究最早的创始人。改革开放之前先生力排众议,明确指出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中国经济要发展,跨国公司将来也会在其中起很大的作用。他们一起编写《跨国公司剖析》、翻译《世界发展中的多个公司》等著作出版,奠定了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的地位。但是陈先生是一个非常平和的人,荣辱不惊,不计得失,却非常有担当,学问好,人品也好。
盛斌教授深切回忆了恩师熊性美先生对学生的一种无形的深切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特别重视队伍建设,大力扶持中青年学者;二是高度重视国际化,熊先生英语出众,与众多国际一流经济学家结束,并邀请他们到南开讲学,与国际经济组织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早期南开经济学的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三是高度重视智库型研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每年向政协提交议案,在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制订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四是有很强的家国情怀,爱国敬业和社会责任无处不在体现于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中。从他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盛院长对恩师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最后,座谈会的主持人陈宗胜教授,回忆了自己恩师谷书堂先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一位泰斗级的人物,受到社会各界很高的评价、赞扬和继承。陈教授从几个方面回忆并归纳了恩师谷先生的一生业绩和特点:一要学习谷书堂先生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精神!陈教授讲述了谷先生青年时期曲折的求学经历和人生历程。二是总结了谷先生的三大主要理论贡献,即价值规律理论、商品经济理论和按要素分配理论,这些理论都是依据现实、调查研究、总结提炼得出的,先后被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吸收变成党和国家的决策。我们要学习他研究现实、联系现实、从实践中得出理论的精神,从而落实“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宗旨。三是讲述了谷先生开放开明包容的教学风格和思想,他支持学生在经济学各个领域开展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和尝试,甚至是他不熟悉的理论和方法,他也鼓励创造,这值得当代学者和同学的学习。四是他在改革开放后对南开经济学学科、经济学院建设,对南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陈教授最后总结说,在回顾百年南开发展史过程中,值得我们对过去的百年认真总结和继承,以便在新百年中发扬光大,再造南开新辉煌。
中心学者何自力受邀光明智库答问
光明智库:请您结合新中国70年创业史、改革开放40余年奋斗史,谈谈斗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何表现与发展,对实现伟大复兴具有什么意义?
何自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既改变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改变着人自身,因而是“革命的实践”。可以说,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本质上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伟大斗争,始终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光明智库:请结合现今国内外形势,谈谈为何斗争精神如此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
何自力: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当代资本主义各种矛盾激化,整个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立得住、行得稳,表明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与资本主义的较量中,我们要用斗争精神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为人类进步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光明智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
何自力:既要有敢于斗争的胆识和气魄,又要有善于斗争的智慧和能力,这一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吸收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力量、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及投身于伟大斗争实践获得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面对新的复杂形势和复杂任务,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增强斗争意识,在实践中检验斗争成效。
摘自《光明日报》10月14日07版
中心学者在《环球时报》发表学术文章
《环球时报》在10月22日15版刊登了中心学者何自力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暴力冲突检验“智利模式”成色》。正文如下:
智利由地铁票价上涨而引发的骚乱不断升级,至今已造成至少10人丧生,总统皮涅拉日前宣布首都圣地亚哥进入紧急状态并取消上浮地铁票价。
智利被誉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发达经济体”,其发展经验也被称为“智利模式”,但突发的暴力冲突给智利的亮丽形象蒙上了阴影,也促使人们反思。
智利是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最早的拉美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就积极参与智利经济学教育,为智利培养出一批深谙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人才。1974年,美国支持的皮诺切特军政府上台,这些“芝加哥子弟”都被提拔到高位,帮助智利政府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归还收归国有的外资企业,取消政府对经济的管控,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实行货币自由兑换,完全放开市场等。军政府连续执政17年,政局稳定,经济政策连贯,加上智利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这些都为其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创造了条件。1974年智利人均GDP为1554美元,2007年已达到10502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智利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0年1月,智利与“富国俱乐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签署协议,正式成为该组织第31个成员。2014年智利人均GDP达到14520美元,被称为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发达国家”,“智利模式”成为舆论热议话题。
然而,光鲜的数字难以掩盖智利经济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危机,其主要问题包括:第一,经济增长高度依赖铜矿资源开发和出口,导致资源型产业结构严重固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迟缓,经济持续增长动能严重不足;第二,产业结构中采矿业一枝独秀,加工制造业发展乏力,去工业化状况十分严重,缺乏完整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经济竞争力不高;第三,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外部市场环境,深受“资源魔咒”束缚,随着国际贸易环境恶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变成了劣势,导致经济增速不断下行;第四,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社会问题不断加重,社会公共支出没有相应扩大,失业率高企,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和不平等严重,贫困率、赤贫率不断攀升,社会不公加剧,涉及民生的税制、养老金、劳工制度、医疗保险、教育以及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建设等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善。
智利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长期存在,根源在于其实行的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该模式以私有制为基础,强调市场自发调节,轻视政府干预,缺乏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矛盾的体制机制,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及克服内外部经济危机能力弱,这些都极易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和冲突。
在世界经济繁荣的时候,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和问题不突出,一旦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各种矛盾和问题就会凸显出来。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加上去年以来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严重恶化国际贸易环境,智利经济增速开始不断下降,现在已经失去在拉美国家中的领跑地位。在2019年洛桑国际竞争力报告公布的排名中,智利的排名比2018年下降7位,为下滑幅度最大的国家。
智利其所实行的小政府大市场经济模式虽然能够激发市场竞争活力,引导资源配置,但终究不具有可持续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因地铁提高票价发生严重暴力冲突是其经济和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和不断激化的结果,有一定的必然性。
作为最早实行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国家,智利对华盛顿共识的形成及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流行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今天众多拉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危机和冲突,都与新自由主义及其翻版“华盛顿共识”脱不了干系。新自由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鼓吹“三化”,即全盘私有化、完全市场化、绝对自由化,其翻版“华盛顿共识”则是一组具有浓厚激进色彩的经济紧缩措施,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私有化、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金融自由化基础上的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货币自由兑换、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等。从许多国家的经验看,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对于那些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严重、财政赤字庞大、政府债台高筑、贸易赤字巨大,经济一时陷入困境,希望尽快摆脱困局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但是采纳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无异于饮鸩止渴,凡是走上新自由主义道路的国家和地区大都很快陷入新的困境:经济持续停滞,两极分化和不平等扩大,政治纷争不断,种族歧视和民族矛盾加剧,社会分化,动乱不止。
大量事实一再证明,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不是摆脱经济和社会困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灵丹妙药。只有从实际出发,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探索和走出符合本国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是我们从许多惨痛教训中应获得的启示。
中心成功举办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33次会议
10月26日至27日,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33次会议在南开大学举行。6位经济学者获颁第四届“兴华优秀论文奖”。
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领导小组组长、南京大学教授洪银兴,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领导小组顾问、厦门大学教授吴宣恭,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领导小组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逄锦聚等出席大会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国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刻总结阐释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深入探讨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等重大课题进行深入讨论,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中国经济学的智慧和力量。
陈浙闽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33年的耕耘历程中,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期待各位与会嘉宾在此次研讨会中,一如既往地紧扣时代脉搏,为宣传展示习近平经济思想、解读中国经济奇迹、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结出累累硕果。
杨庆山代表学校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他说,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是极具影响的重要会议,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会议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献计献策,为我国经济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明前景,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逄锦聚在致辞中表示,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经济学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科学理论、提供政策咨询的重大使命。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着力加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经济学科建设,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加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科学研究,为中国的强盛、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经济学人的贡献。
刘伟在致辞中谈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在本届研讨会上,我们将总结和提炼新中国70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其中所蕴含的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从学理上进一步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体系构建,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作出新的努力。
1985年,老一代经济学家齐聚南开大学,发起召开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发起人之一、大会长期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捐出其获得的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100万元人民币奖金设立“兴华优秀论文奖”,旨在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激励学者积极参与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提高研究成果水平,培养造就一大批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家。
当天,研讨会举行了第四届“兴华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并热烈庆祝卫兴华教授荣获“人民教育家”“最美奋斗者”国家荣誉称号。
山西大学校长黄桂田宣布获奖名单。西北大学教授白永秀、南京大学教授葛扬、吉林大学教授宋冬林、复旦大学教授张晖明、四川大学教授蒋永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李建建等6位学者获此殊荣。
洪银兴为获奖者颁奖。他在介绍卫兴华教授学术思想时谈道,卫先生一生严谨治学,在创新中严守马克思主义科学阵地;正本清源,准确解读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见解独到,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科学探索;勇于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次研讨会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刘伟、逄锦聚、黄桂田,中心教授陈宗胜、吉林财经大学教授宋冬林、复旦大学教授张晖明、南京大学教授沈坤荣、南开大学教授盛斌、吴宣恭围绕大会议题先后作主旨发言。
与会学者围绕“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等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研讨会期间还举办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院长论坛和《新时代发展经济学》新书发布会。与会学者嘉宾就经济学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与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次会议由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领导小组、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宣部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承办。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领导小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全国近百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据了解,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是在原国家教委的倡导下于1985年组织创办,由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8所部直属大学的一批学者组成领导小组,凝聚了宋涛、胡代光、滕维藻、蒋学模、谭崇台、谷书堂、卫兴华、吴宣恭等老一辈经济学家的心血。研讨会经历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领域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会议之一。
中心学者在《光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光明日报》在11月12日11版刊登了中心学者刘凤义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发挥基本经济制度显著优势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文如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纲领性文献。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重大突破,为进一步明确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显著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
深刻理解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拓展
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部分,对经济制度属性和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发展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再发展到本次全会提出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新变化拓展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这种拓展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又体现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
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该社会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并体现和反映这个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对社会生产关系运动规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认识:
一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方面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生产关系还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必然选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我们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核心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需要。
二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上看,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的空间也不同。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也曾经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不断兴起、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资本主义私有制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局限性越来越明显,2008年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明显的例证。我国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制度,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用7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始终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制度优势密不可分。
三是从生产关系内部结构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生产决定分配,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制度,因此把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纳入基本经济制度不难理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分好“蛋糕”和做大“蛋糕”同等重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落脚点,因此,把分配制度纳入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更好把握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辩证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社会,无论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还是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往往是通过市场经济作为载体来实现的。而市场经济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结合的,在不同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我们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制度优势。《决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也产生了不同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为了突出市场经济的作用,也有人提出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笔者认为,单纯就市场经济本身来说,并不是我们的制度优势,市场经济也不是我国的发明,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创新,就在于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形成了我们的制度优势。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而不是单纯基于市场经济本身。因此,说我国市场经济的时候,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社会主义”这个定语。如此,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与所有制、分配制度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
四是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看,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始终是在探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中进行的,实现了多方面的制度创新。这次《决定》明确概括了十三个制度方面的显著优势,提出“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凸显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运动规律的深刻把握,更加自觉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乎规律地向前发展。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基本经济制度不同组成部分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也是不同的,其中所有制是基础,公有制是基石,如果把握不好这一点,就会地动山摇。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都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制度基础上的。
综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拓展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对于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牢固树立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显著优势的自信
新时代,我们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内涵,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国情的选择,是对我们经济制度优势的新提升。
历史事实表明,人类社会自从有市场经济以来,从来就没有标准的、教科书式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和模式。任何国家的市场经济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是与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相结合的,不存在超越历史、脱离国情和社会制度的抽象的市场经济。今天我们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模式不同,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市场经济模式也各具特色。纵观世界上不同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我们会看到,没有哪一种模式能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创造出如此大的发展奇迹。而且实践还在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觉探索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长处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人类社会一种全新的市场经济模式,具有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各种模式的制度优势和巨大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弊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既有利于探索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为不断缩小地区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奠定了经济基础;又有利于调动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活力。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有利于崇尚劳动光荣,鼓励劳动创造,调动全体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又有利于调动各类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各类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各种资源都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走共同富裕道路,这有利于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方面的优势,既遵循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将当前与长远、总量与结构、供给与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历史潮流,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坚持独立自主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仅有利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更为自觉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更好驾驭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提供了领导保障。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制度,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的制度,是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谋幸福的制度,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对此,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
努力推动基本经济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制度和治理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关系,制度是指一系列规则,是对规律的反映;治理则是制度的实践,是对规律的驾驭。好的制度需要有好的治理,进而转化为好的效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要通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转化为治理效能,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明确的: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总体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推动基本经济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基本经济制度显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党对经济的领导,起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我们的经济发展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离开党的领导,我们的经济发展就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党领导好经济,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成为懂经济的行家里手,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是我们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根本力量。
二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切实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在市场竞争中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努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改进营商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充分发挥我国的所有制优势,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三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努力探索按劳分配的实现方式、实现机制,发挥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鼓励劳动创造、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作用。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形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缩小收入差距。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满足居民基本需要的制度和机制等。充分发挥我国的分配制度优势,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物质利益关系问题,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四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消除阻碍要素合理流动、公平竞争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充分发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心学者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主题征文活动优秀征文奖
近日,2019年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主题征文活动公布了获奖名单,中心学者张海鹏撰写的“我国精准扶贫实践特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文荣获优秀征文奖。
为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交流研究成果,经国务院扶贫办批准,在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政策法规司支持指导下,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主题征文活动。经过资格审查、专家初审、复审及办内审读等环节,最终评选出196篇获奖征文。
张海鹏的撰文从贫困标准、精准攻坚、分类综合、产业市场、扶智扶志、党的领导、政府主导、扶贫干部、集体领办、普惠救助、政府市场、持续盈利、驾驭资本、合作联合、利益联结等15个方面论述了扶贫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现实需要-制度优势-资本特性”这一政治经济学分析视角,分别从着力聚焦贫困人口发展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制度拥有的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特性等方面,对上述典型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把握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内在逻辑,更好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形成了思想深邃、内容丰富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此次征文活动旨在深入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理论研究成果,全面展示精准扶贫生动实践,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中心景维民教授为经济学院党校学员讲授“经济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主题党课
11月16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党校第二十四期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三次课程准时开始。中心景维民教授应邀进行本次授课,党课主题为“经济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
景维民教授从“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三个方面进行讲述。首先,景维民教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通过分析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发生的三次改革浪潮,强调了改革在新时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中国改革的内容和范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就应该有新思想”,随后景维民教授讲述了新时代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贯穿的主线和历史地位,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内涵。最后,景维民教授指出,“新思想的必然结果是新作为”,新作为的指向目标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阐明经济增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引导学员们要从理想和实际两个方面看待中国的经济增长。
景维民教授同时分享了自己几十年来的科研历程,研究课题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本次党课使学员们深刻认识到个人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使学员们进一步提升作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论》(修订版)列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选题目录
日前,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论》(修订版)列入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选题目录。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指示精神,回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领衔学术团队,历经4年刻苦攻关,于2017年完成出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论》(简称《通论》),并于2018年修订再版,在此基础上2019年又完成出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17日视察南开大学时,翻阅了《通论》(修订版),给作者和南开大学师生以巨大激励和鼓舞。《通论》在2017年作为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图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后,在学术界和社会各界产生较大影响。著名经济学家顾海良教授等对该书给予了高度的学术评价。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书展上,《通论》引起国外学者和出版商的关注,被大英博物馆等世界著名图书馆和博物馆收藏。
据悉,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推动我国现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近现代以来的名家经典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的翻译出版,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通过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和对话,让世界了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进一步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
中心学者在《光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光明日报》在11月26日11版刊登了中心学者何自力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正文如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看作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新概括和新发展,深刻理解这一新概括和新发展,对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伟大创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在经典作家设想的未来社会中,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共同占有,实行按劳分配,社会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大都建立在经济落后的基础上,因此只能从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能照搬照抄经典作家的设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所有制、分配方式、经济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创造性地形成并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这三者构成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主动调整生产关系,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支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破除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二元对立思维,实现了从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既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人民的一个伟大创造。
奠定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经济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建立,客观上要求完善和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制度优势转变为国家治理优势,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显著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具有显著的优势。
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同时,支持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效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承认物质利益原则,同时允许和鼓励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为经济生活注入了强大活力,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推动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按劳分配体现了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根据劳动者劳动贡献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分配,多劳多得,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激励要素所有者将各类生产要素积极投入到社会财富生产过程中,有利于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节约社会资源。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具有显著优势,它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有力推动了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保障经济行稳致远。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举国体制的坚实经济基础。举国体制通过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国有经济战略布局、宏观调控政策、产业发展政策、微观规制政策、社会管理政策等手段,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平衡,保重点,补短板,能够有效防范和克服系统性风险和经济波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尊重经济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市场调动各方积极性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有效化解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有助于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的行稳致远。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一方面激励国有企业不断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竞争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充分尊重各类经济主体的物质利益,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各自优势并形成合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影响,是新时代经济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成为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主体,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放开市场准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提升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减轻企业负担,引导民营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切实保证劳动者共同参与财富创造,共享发展成果,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健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遏制以不正当竞争获取收入的行为,将收入获取建立在公平竞争和要素贡献的基础之上。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将分配制度建立在法治的轨道之上。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实现高质量宏观管理。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中心两项课题入选
日前,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示,中心两位教授的课题进入公示名单。分别是:段文斌教授的“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技术变迁的动力、机制与政策研究”和周云波教授的“基于多维视角的2020年以后我国相对贫困问题研究”。
中心5项成果获第十六届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近日,第十六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正式公布,中心共有5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详情如下:
据悉,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由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部级社科奖励,每两年评选一次。第十六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设奖项180项,其中一等奖30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100项。
中心刘刚教授为外院学子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近日,天津市经济学学会会长、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中心学者刘刚教授受邀为外国语学院学生带来《形势与政策》第三讲——“工业化、工业革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专题讲座。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邹玉洁,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相羽出席专题讲座。外国语学院2018级、2019级全体本科生参加。
刘刚从“历史的终结”到“战略意外”的历史文献引入,指出西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而针对中国的崛起,西方把它当作一种“战略意外”,其实它更是一种中国奇迹。刘刚结合中美贸易战这一时代背景,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机遇,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实现了加速工业化,出现了长达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阶段,初步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被誉为“中国奇迹”。
刘刚还为大家解读了基于网络空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他指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将率先启动和引领基于网络空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数字和智能科技的产业化、产业的数字和智能化、城市的数字和智能化,完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构,建成创新型国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学生们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充实、素材多样,大家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中国工业发展奇迹背后的深层原因,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将专业知识运用于新一轮科技创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心主任出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指导方案专题培训会并作辅导报告
12月14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指导方案专题培训会召开。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心主任、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逄锦聚,中央马工程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参加会议并作辅导报告。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天津市教委德育处负责人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王新生对参会来宾表示欢迎,对市委市政府及各兄弟单位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秉持“开门办马院”的宗旨,积极发挥南开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优势,整合相关学科力量,服务于整个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政课建设;整合天津市力量,形成办学合力,力争促进天津市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希望通过今天的培训,进一步规范思政课教学,提升理论水平、教学水平,同学同研,共同提升。
天津市教委德育处负责人对南开大学为此次会议作出的准备表示感谢。他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进“三进”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政课课程质量,要在效果上下功夫,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在吸引力上下功夫;要把思政课队伍建设进一步配齐建强;要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形成立德树人的合力,提升思政工作实效性。
逄锦聚从时代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讲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意义,他认为,这项工作应抓好几个环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要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要认真学习、整体把握;要统筹规划,集体备课;要各有侧重,突出重点;要联系实际,承前发挥。
刘建军作“关于深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辅导报告,从如何理解新时代、新时代从哪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究竟有多长、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们的理论启示等4个方面作了深入阐发。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孟锐峰、刘明明,青年教师马梦菲、竟辉分别进行教学展示。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作会议总结,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交流学习,共同把思政课教学推进到新高度。
本次会议由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南开大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研究基地、天津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协同创新中心和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使其“进教材”“进头脑”“进课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提高到新水平。依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基地平台,发挥基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研究、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指导及服务功能,整体提升课程教材建设的支撑能力,成为专门研究课程教材的专业智库。
中心主任出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系列活动
12月14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家社科规划办重大项目课题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系列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70年全景实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名家论丛第二辑》等新书发布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势研讨会”。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心主任逄锦聚,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中心教授何自力,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建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以及济南出版社负责人出席活动,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立胜主持。
王立胜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发展成就及其实践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势。
逄锦聚、顾海良、何自力分别发表演讲,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取得的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跟踪时代和实践的发展,继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取得更大的创新和发展。
本次推出的系列图书是由王立胜主持的国家级社科规划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旨在系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及时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实践经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名家论丛”由山东城市出版集团、济南出版社出版,围绕中国经验的理论升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构建集中著述,以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第一辑曾出版卫兴华、刘国光、逄锦聚、顾海良、洪银兴等学者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共十部,第二辑汇聚15位政治经济学名家,从历史研究、理论品质、逻辑主线、话语体系、现实价值、创新成果等不同方向进行深入考察和阐述,集中展示当前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全景实录”本着“增加信息量、保持完整历史面貌、方便读者”三者兼顾的精神,记录了70年来中国经济的曲折历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忠实再现了波澜壮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经济发展全景,客观反映了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一部线索清晰、叙述疏密有致、内容翔实可靠、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变迁的资料性工具书。“影响力评价报告”旨在系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动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科学的展望。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书的发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势等话题,作了主题发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前景、面临的问题、今后努力的方向、舆论导向等发表了真知灼见。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潍坊科技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纵横杂志社等专业期刊和高校系统的出版社同行近百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中心陈宗胜教授领衔编制的《“南开指数”及相关经济资料汇刊》出版发行
为庆祝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近日,中心陈宗胜教授领衔编制的《“南开指数”及相关经济资料汇刊》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包括20分册,是南开大学经济学研究界与南开出版社奉献给母校的一份厚礼。
经济学大师何廉于1927年创立南开经济研究所,1928年便开始发布享誉中外的“南开指数”。这一非官方经济指数,长期为国际学术界提供研究中国经济的权威数据,也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为南开经济研究所带来了国际声誉。这一指数曾包括华北批发物价指数、天津工人生活费指数、天津对外汇率指数等,物价指数的编制和发布一直持续至1980年代末。
在中断近20年后,“南开指数”这一在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非官方经济指数于2007年在南开大学恢复发布。
陈宗胜介绍,“南开指数”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在学术界已受到高度重视,相比之下“南开指数”在整理出版方面所受关注仍有不足。截至目前,专门探讨“南开指数”的文章只有几篇,有关“南开指数”比较系统的出版物仅有两种:一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南开指数资料汇编》,其中仅收录了天津物价批发指数与天津工人生活消费指数两项;二为孔敏、彭贞媛等人编著、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南开经济指数资料汇编》,此书在1958年本的基础上,增加外贸、外汇、证券三种指数,但仍不完整。
本次《“南开指数”及相关经济资料汇刊》一书的编辑,邀请了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编委会,对“南开指数”原始资料进行深入发掘与整理,编辑出一套以影印形式出版的完整的、原汁原味的“南开指数”,满足了相关领域研究学者的呼吁和期盼,弥补了之前出版物的不足,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加详实可信的一手资料,也让当代经济学人以更加客观的视角,详细了解“南开指数”的完整历史沿革过程,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社会史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重要史料,从而也对今天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尤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乃至整个华北及北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参考数据和利用数据基础。
“‘南开指数’涉及范围之广、涵盖种类之多、跨越年度之长、取得成果之丰,在整个民国时期曾谓之“一枝独秀”,引起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瞩目,至今荣享业界高度评价。一个世纪以来,‘南开指数’的编制、发行、出版,以及今天的新汇编和再出版,实践了南开大学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宗旨,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发展理念。”
陈宗胜表示,“在祖国日新月异发展的新时代,百年‘南开指数’及其新的‘汇编’所传承的老一代南开人的奋斗精神和百折不回的毅力,将在下一个百年发展中得到发扬光大。南开经济学人将继续以‘南开指数”所体现的百年南开精神为指引,为母校南开大学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再创辉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中心学者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经济日报》在12月17日15版刊登了中心学者何自力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经济治理体系》。正文如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为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指出,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可以说,经济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经济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经济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地位,对其他领域制度建设及国家治理效能有重要影响,是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践的产物,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确立,并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完善。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未来社会中,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共同占有,实行按劳分配,社会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大都建立在经济落后的基础上,因此只能从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能照搬照抄经典作家的设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对工业、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推进,我们学习苏联模式,形成并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适应的经济等方面的体制,这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建立初步的独立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照搬“苏联模式”的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客观上要求对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基本国情,开启改革进程。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健全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
在所有制方面,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强调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分配制度方面,强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缩小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经济体制方面,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些重大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趋于成熟,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项制度并列,都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做出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做出的重要发展和深化。
我国经济治理体系的特点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经济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键体现。总的来看,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我国经济治理体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应该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国家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要求国家经济治理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具体说来,就是在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和经济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落到实处。
其二,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统领。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仅是指引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之魂,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统领着国家经济治理的主要过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统领,就是将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具体的经济治理实践和治理过程之中。既要坚持创新引领,厚植创新动能,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还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协调发展;既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还要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其三,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我们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经济治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坚持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一体考虑,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国家战略与规划、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区域政策、土地政策、贸易政策、环境政策、开放政策等协同配套,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特点、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经济手段在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了国民经济协调稳定运行。与此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并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经济治理,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加强违法惩戒,确保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
其四,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举国体制的坚实经济基础。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市场调动各方积极性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化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有助于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在经济治理中将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表现为经济治理在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发展重点,补齐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弱项,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其五,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党的领导是国家经济治理的重要保障,加强党对国家经济治理过程的领导,有助于经济治理坚持正确方向,有助于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发挥经济治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助于提高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抓住重点完善经济治理体系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需要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完善,与之相适应,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经济治理体系,使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第一,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努力激发市场活力。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还要鼓励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要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还要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对国有和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对大中小企业平等对待,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健全和完善经济治理体系,必须在建设增进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逐步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下功夫。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要遏制以权力、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获取收入,将收入获取建立在公平竞争和要素贡献基础之上;要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逐步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第三,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并对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健全和完善经济治理体系,就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此,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以竞争政策为基础来协调相关政策;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第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必然要求。为此,要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第五,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为健全和完善国家经济治理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要以推进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优化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监督体制;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防止政出多门、政策效应相互抵消;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构建从中央到地方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理顺中央和地方权责关系,加强中央宏观事务管理,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支持地方创造性开展工作。
中心主任出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研讨会
12月26日,一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在天津市社科联举行。论坛由天津市社科联和南开大学共同主办。市社科联主席薛进文、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的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新要求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薛进文说,举行本届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社科理论优势,研究阐释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要求。各位专家学者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好“学术中的中国”故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中展现历史担当,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陈军说,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加深对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为更好地宣传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积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是南开大学的优势和特色,我们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高度重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和研究工作。南开大学今后将发挥自身优势,与市社科联密切合作,在市社科联的指导下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道,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贡献力量。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顾海良带来了“从‘总目标’向‘总体目标’升华”的主题发言。他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的‘总体目标’。”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到“总体目标”的提出,是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认识的升华。这一“总体目标”,必将在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的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打下牢固基础、确立根本方向。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严书翰以“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度问题的重大意义”为主题,从四个维度进行发言。他说,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维度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提出了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这充分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也是对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维度看,我国逐渐形成发展了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统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为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提供制度保证;从应对风险挑战上看,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从跳出历史周期率角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并且不断完善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应当而且能够解决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
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为主题进行发言。他说,《决定》明确的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蕴含着五大优势,一是展现了系统优势,二是植根于历史优势,三是基于实践优势,四是彰显了中国优势,五是归因于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政党优势。如何增强和弘扬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从而增强四个自信方面,颜晓峰提出,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四个自信”固本强基;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四个自信”增能鼓劲;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四个自信”攻坚破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四个自信”升级行远;回答和解决好中国共产党百年之问,为“四个自信”立心铸魂。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教授逄锦聚发表了“发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优势 加强经济制度研究”的主题发言。他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三大优势: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评价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具有整体理论优势。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揭示事物本质的优势,它不仅仅看现象,而是研究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根本优势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立足点、方法论。
来自本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专家学者代表,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师团成员代表,本市高校和相关社科理论研究机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同志90余人参会。
中心学者论文入选《<近代史研究>文存》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主持编辑的《<近代史研究>文存》,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心王玉茹教授《开滦煤矿的资本集成与利润水平的变动》论文入选。
《近代史研究》创刊于1979年,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学术期刊,在业内享受较高声誉,在各类期刊评价体系中均名列前茅,是南开中国史一级学科顶级刊物之一。此刊历史,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变革及学术发展的历程,见证了几代学者的成长,作为代表中国近代史学界最高水平的刊物,也是当代中国近代史学术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代史研究>文存》,共分5卷本发行,从1979-2018年间刊发在《近代史研究》上的1600余篇学术论文中,在考虑各个研究方向平衡的基础上,选录了具有较强影响力的100余篇论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