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加速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在2001年就成长为“世界工厂”,2013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制造业增加值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较高,但长期依赖国外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成熟产品的引进,在缺乏原始创新能力支撑的条件下,也造成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供给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始于2005年,2006年国家正式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2012年进一步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目前为止,我国制造业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自给率仅仅达到30%,2018年我国进口3200亿美元的集成电路,远远高于原油进口的2400亿美元。包括核心技术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工业技术基础在内的工业“四基”的薄弱,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根本问题。如何提升制造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优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
突破创新的“达尔文海”
与规模生产不同,新知识的创造及其商业化是高度不确定性的。技术创新的成功不仅涉及技术之间的竞争,而且涉及市场、组织和制度变革。因为这一过程非常类似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新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和竞争关系,因此,学术界把科技创新及其经济的融合过程比喻为“达尔文海”。其中,包括体制机制在内的软实力,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创新的“达尔文海”首先表现在基础研究阶段。在该阶段,技术创新存在着多种技术路径选择。技术路径选择多样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往往导致许多科技技术在基础研究阶段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其次,在产品开发阶段,不同技术路径的激烈竞争使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样面临被淘汰的可能。再次,某项新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市场的不确定性成为影响产品胜出的关键因素。在一些情况下,更高效率的新技术可能因市场垄断力量的存在而面临失败的风险。最后,对于科技工作者的创业活动而言,“达尔文海”现象同样存在。除技术本身之外,技术的产业化还需要科学家具备包括市场机会识别、团队建设和资源整合在内的多种经营知识和经验。
在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在实施创新性竞争战略的过程中将面临高昂的成本约束。如何设计一整套有效的体制机制,激励企业积极实施创新性竞争战略,突破创新的“达尔文海”,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将逐步形成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从科技创新,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科技创新的实践前沿看,核心是要明确谁是创新的关键主体,围绕着关键创新主体的制度需求展开体制机制创新。
重视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需求
新知识的创造及其商业化不仅涉及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相互协同,而且涉及包括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在内的多元创新主体。因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的重点。其中,清楚地把握什么是“以企业为主体”和“以什么样的企业为主体”,是我们思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
从近年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看,创新型企业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真正主体。创新型企业不仅包括华为这类大型企业,而且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新创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市场竞争方式是创新性竞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瓦解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是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竞争武器。因而,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是提升我国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的着力点。当企业的市场竞争以技术创新为主导时,企业具有更强的社会“嵌入性”。因为创新是高度不确定的,需要集体学习和长期的知识积累过程。从这个角度看,即使发生在企业身上的创新也不完全是企业的事情,涉及多元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力。创新型企业高度的社会“嵌入性”,迫切需要经济和社会的体制机制创新。
第一,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环境。创新型企业在实施创新性竞争战略的过程中,不仅面临技术的不确定性,而且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当出现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形时,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本和短期的银行融资很难获得竞争的胜利。因此,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型企业首先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环境。
第二,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创新型企业就产业发展提出的重大共性技术问题可能涉及基础研究领域,即巴斯德象限。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出现基础研究问题时,创新问题就超出了创新型企业的资源配置边界,需要国家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同时,高水平科技人才是创新型企业实施创新性竞争战略的基础。高科技人才不是一般的劳动力,需要高校的长期培养。因而,由政府支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及其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第三,需要创新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在实施创新性竞争战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构建一个高效的协同创新网络。其中,上下游企业和竞争者是创新网络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创新网络各主体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协作,共同推动新知识的创造及其商业化。因而,培育和扶持高科技制造业集群,是提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第四,需要构建适宜的创新创业环境。围绕创新型企业的涌现,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新的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环境不仅包括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而且包括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从创新型企业的社会“嵌入性”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和区域制造业创新体系是提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与更宏观的创新体系不同,制造业创新体系强调针对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而打造的创新体系。
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基于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攻关薄弱领域的科学判断,需要建设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基础研究机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基础研究机构着重解决制造业相关的共性技术和基础研究中的问题,为创新型企业实施创新性竞争战略提供基础研究支撑。
因为创新是高度不确定性的,建立风险的社会分担机制是创新型企业实施创新性竞争战略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再保险的方式鼓励商业金融机构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另一方面,可以创建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创新型企业进行长期性投资。另外,对某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政府可以投资国有企业的方式支持原始创新。
积极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新体制机制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通过高校的新工科建设,加快创新型企业急需的科技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加快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新知识和技术转移转让的法律体系建设。同时,鼓励科技工作者创业,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力资本化机制,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自2006年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已经过去十多年,在体制机制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尤其是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沿城市,在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如何把这些经验惯例化和常规化,转化为支撑制造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正式制度安排,是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者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24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