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简报

2020年第三期工作简报

发布时间:2020-10-05来源:浏览次数:462

中心主办第十二期政治经济学大讲堂高级研修班

726日,第十二期政治经济学大讲堂高级研修班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开班。研修班主题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自国内高校、党校、社科院及企事业单位的四百三十余名学员参加研修。南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杨庆山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杨庆山在致辞中希望各位学员学有所成、满载收获,预祝研修班圆满成功。杨庆山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和发展,多次强调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此次高级研修班旨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着力研究改革开放建设发展中的重大课题、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推动政治经济学师资队伍建设而开设。研修班在特殊时期开班,有着特殊意义。现在正值举国上下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热潮中,此次个研修班对推动这一学习往深里走、实里走,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研修班将邀请顾海良、逄锦聚、刘伟、洪银兴、邱海平、黄泰岩、景维民、刘守英、刘凤义、何自力、谢富胜、陈宗胜、盛斌等专家授课。探讨的主要内容包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大问题、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科学认识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高质量发展、发挥制度优势推进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民生保障制度、经济全球化与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经济的政治经济学、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走势和我们的对策、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和中国的对策等。

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兼首席专家顾海良出席开班仪式并在仪式之后讲授第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南开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部部长、经济学院院长盛斌教授代表主办单位、授课专家致辞。天津财经大学教师杨善奇博士在仪式上作为历届“政治经济学大讲堂”学员代表发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理事、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亚辉教授,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凤义教授与学员们一同参加了仪式。仪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景维民主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研修基地共同承办此次研修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研修班将主要采取线上授课的形式开展,持续至87日结束。

经济研究》刊发中心主任论文

近日,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完成的论文《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在经济学中文顶尖期刊《经济研究》2020年第8期发表。

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分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世界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我国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系统阐释了在新时代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什么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文章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关系中国和世界前途的战略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包含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通向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光明之路。适应新时代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要求和挑战,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不竭的强大动力和保证,不断开创中国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中心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度开放下外部金融冲击应急系统”学术研讨会

为了加强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论述的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阐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度开放下外部金融冲击应急系统”为研究基础,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主题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实力基础”和“反洗钱境内外渠道与人民币底层支付系统”两次研讨会,分别于2020810日、821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召开。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赵彦云教授、中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莫世康博士、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处龚静燕处长、中国农业银行迪拜分行合规管理部高级经理赖石成博士、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刘骏民教授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及金融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及师生共同参与了此次研讨会。与会嘉宾就打造健全对外开放安全保障体系、推进国家制度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理论和学理支持的问题发表了精彩观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度开放下外部金融冲击应急系统”首席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心学者刘晓欣主持了两场研讨会,并发言阐述中国深入开放下外部金融冲击应急系统有多重构成,国际货币体系的实力基础是防御外部金融冲击的根本保障,完善与发展人民币支付系统是应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购买力基础、国际贸易中本国与他国的购买力的分割、支付系统中底层与高层支付系统的配合、数字人民币对中国深度开放的影响及促进作用等是后续需要深入研究内容。

这两次研讨会利用网络平台展开了线上线下学术讨论,有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也有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大家期待此类线上学术活动能再次举办,通过加强各方的深度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及与实践相结合,争取推出有理论说服力、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成果。

中心主任出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揭牌仪式

95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首届高端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应邀共同为基地揭牌。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主持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上,杨庆山为基地学术委员会顾问代表顾海良、学术委员会主任逄锦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新生,以及学术委员会委员们颁发聘书。

首届高端论坛在揭牌仪式结束后举行,与会专家进行主题发言。

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高校中最重要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与其它思政课一起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国家高校教材重点研究基地的建立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契机,而不是终点。为进一步办好基地,我们要坚持高目标建设基地,坚持高质量建设基地,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建设基地,汇聚高水平队伍,着力探索教材建设规律,构建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建设高地,为中国教育改革和立德树人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当天还举行了教材基地年度重大课题学术研讨会。

天津市教委德育处负责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教材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天津市各兄弟高校马院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中心学者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经济日报》在91511版刊登了中心学者何自力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解答构建新发展格局“三问”》。正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发展格局,正在成为“中国热词”,对于“为什么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什么样的新发展格局”“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问题,社会各界非常关注,这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为什么要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抓住机遇、战胜挑战,立于不败之地。

其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立足本国优势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势在必然。自人类从农耕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科技创新及与之相联系的产业革命已经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几个阶段。现在,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围绕智能技术和智能产业主导权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谁能抢得先机,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因此,我国要抓住机遇,立足本国优势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技术成果改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这既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将为全球企业发展开拓新机遇。

其二,经济全球化处在十字路口,重塑经济全球化新动力势在必然。经济全球化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这决定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经济全球化达到了一个高潮,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得以形成。近年来,逆全球化沉渣泛起,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兴风作浪,严重阻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面对逆全球化浊流,我国必须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能,稳定全球经济循环,引领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作出重要贡献。

其三,疫情严重冲击和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势在必然。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一些国家借口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和实现经济复苏,提出制造业本地化的战略诉求,以政府提供资金补偿方式帮助制造业回流,个别国家利用极限施压手段打压别国,这些都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全面推进复工复产,为全球经济增长提振信心;我国努力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积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但有助于加快中国经济增长,而且有助于为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世界经济注入信心,为世界共同发展创造新机遇。

其四,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调整发展战略势在必然。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间充分利用要素价格低廉优势和出口导向战略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这条发展路子已越走越窄。靠跟踪和模仿技术已经难以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万美元,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大大减弱。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因此,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发展思路,调整发展战略,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什么样的新发展格局

总的来看,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内容十分丰富。

其一,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大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根本的是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厚植创新动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建立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面向未来,要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供强大动力。

其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吸取西方国家去工业化的教训,把重点放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要加快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用智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其三,完善市场体系,畅通流通渠道。交换和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中介环节。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建立高质量的国内流通体系。要着力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提高供给质量,激活流通源头;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激励投资和消费提供有力支撑;要着力推动商业组织创新,探索线上线下交易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不断提高商业组织运营效率;要大力推动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易电子化,着力完善物流体系、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要健全和完善市场监管制度,简化监管程序,提高监管效率;要提高市场监管队伍的素质,优化监管手段,不断提高监管质量。

其四,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内需,必须提高居民收入。要在加快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逐步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下功夫。为此,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的分配关系;要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逐步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其五,提升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更好发挥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环节。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着力提升消费质量,加快消费升级,更好发挥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为此,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着力扩大消费需求;要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别要鼓励文化、健身等消费,大力释放旅游消费的潜力;要构建良性、稳健的消费信贷市场,从而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眼下,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

第一,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新发展格局归根结底是靠市场主体运行的,必须通过改革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努力激发市场活力,这是我们的基础性工作。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领头雁”、关键领域的“压舱石”。要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好做实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等工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放开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要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第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供给体系与需求结构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要优化供给体系,提高供给质量,使供给体系与需求结构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平衡。为此,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坚持综合施策,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环保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创新力。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但要看到的是,“中国制造”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高度重视产业链的稳定和安全,着力提升产业链质量和效率。为此,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标杆,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节能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第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对经济全球化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是不可能终结经济全球化。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中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主动作为,强调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步骤,中国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以自身开放来促进世界各国相互开放、共同开放,同世界经济形成更加紧密联系,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为经院新生讲授南开经济学的使命和经济学人的责任

920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20级新生教育讲座在田家炳音乐厅举行,南开大学原副校长、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开展“经济学的使命和经济学人的责任”主题讲座,引导2020级经院新生认识经济学的深刻含义,感受新时代南开经济学人的光荣使命。

在讲述经济学科发展的悠久历史后,逄锦聚提出了当代南开经济学人的使命。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中国经济学,才是揭示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经济学。逄锦聚强调,经济学人在21世纪具有新的神圣责任。他说,21世纪的经济学人,应当毕生为人民幸福、为祖国强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自觉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责任。

逄锦聚向经济学院2020级新生提出了加强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能力、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加强开拓创新和实践应用的能力、加强竞争适应和交往合作能力的具体要求,勉励大家发扬将优秀作为一种习惯的经院传统,自觉做南开公能精神的传承人。

本次讲座面向经济学院2020级全体本硕博新生,旨在帮助经院新生加强对经济学的认识,弘扬南开公能传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财政部致信感谢中心学者刘澜飚教授服务政府债务管理改革发展

近日,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致信南开大学,对金融学院范小云教授和刘澜飚教授服务政府债务管理改革发展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

信中说,在第36个教师节之际,谨向南开大学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向范小云教授和刘澜飚教授为政府债务相关政策研究、决策咨询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衷心希望南开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再创佳绩,共同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心张海鹏副研究员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成果征集活动”获奖

924日,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公布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成果征集活动”获奖名单。活动共征集国内各类作品1643件,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环节,最终评选出98件获奖作品。中心副研究员张海鹏作品获得论文类优秀奖。

张海鹏在《要素资本化、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基于贵州省丹寨县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结合在贵州省丹寨县的实地调研分析认为,推进精准扶贫的根本举措在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既包括贫困地区的本地产业发展,也包括外地产业发展。本地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贫困地区隐性优势资源的显现化和显性优势资源的资本化进程。要素和资源的资本化进程依赖于政府扶贫资金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投入,让贫困地区具备产业盈利空间;依赖于下乡驻村干部为扶贫资金提供精准制导,帮助找到产业发展突破口,特别是着力发展低端生产方式下的高端产业,最终形成脱贫帮扶利益共同体。外地产业发展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扶贫”、“产业—就业—扶贫”以及“产业—企业直接投入—扶贫”等模式,对贫困地区进行直接或间接帮扶。

中心主任出席首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925日,国内百余名马克思主义学科领域资深专家、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知名专家学者齐聚首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开深入研讨。

论坛上,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南开大学终身教授王伟光,南开大学荣誉教授陈晏清,南开大学原副校长、中心主任逄锦聚,分别作了题为“世界性新冠肺炎疫情与国际时局”“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主旨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校长、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张政文主持主旨报告。

王伟光在报告中强调,在当前国内外时局发生重大变化之际,要准确研判时局形势,提出正确理论。

陈晏清在主旨报告中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问题,从学理上解析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建设的方法。

逄锦聚的主旨报告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理论思路。

逄锦聚首先分别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他指出,从阶级属性、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创造发展过程等三个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从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节点来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反映21世纪时代特点和实践发展要求的马克思主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已经进入互联互通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逄锦聚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必要性而言,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就如何坚持而言,逄锦聚认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且要坚决反对那些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态度。

逄锦聚进一步明确了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三个最重要的问题。一是要聆听时代声音,直面世界发展进入互联互通新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二是站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高度,面对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做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三是致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为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贡献力量。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李景源,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分别作了论坛闭幕式发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赵剑英主持论坛闭幕式。

中心副主任刘凤义教授出席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讨会并致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的重要精神,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926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天津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研究中心”、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举办“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会议。

会议由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寿涛教授主持,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心副主任刘凤义教授与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新华教授参会并致辞。

刘凤义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此次举办“天津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会议恰逢其时。

朱新华介绍了天津市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的基本情况,即建立以大学为主导的集体备课机制,也就是通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探索形成各学段教师沟通信息畅通交流的备课机制和模式,有针对性地将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有助于统筹规划各学院的教育资源,形成纵向贯通、系统科学、有机衔接、螺旋上升的思政课教育体系。希望各大中小学的思政课老师多多参与进一体化联盟的发展中来。

会上,辐射天津市七个区县的大中小学老师与教研员代表作专题报告并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示范课的衔接点进行了研讨。

中心刘晓欣教授获评国家社科基金“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

在全国社科规划办近日公布的20207月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名单中,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心学者刘晓欣教授受到表彰。刘晓欣教授多次参加国家社会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的评审鉴定工作,“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的获评是对刘晓欣教授学术能力和严谨治学态度的充分肯定,同时对虚拟经济研究领域专家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发挥了一定作用。

中心陈瑞华副教授获评“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人才”

近日,因援疆工作表现优秀、成绩突出,中心陈瑞华副教授获评第九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记功1次,由中共新疆自治区委员会和新疆自治区政府颁发。这是学校近五年来首位获此荣誉的援疆干部人才,也是喀什大学本次唯一获此荣誉的援疆干部人才。

20192月至20208月,陈瑞华作为学校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赴疆开展工作。先后在喀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喀什大学规划编制专班成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喀什大学学报》编委会委员等岗位上接受锻炼,并于20205月被聘为喀什大学经管学院院长。

在援疆工作中,陈瑞华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援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中央新时代治疆方略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振兴喀什大学经管学科、服务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20205月,陈瑞华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援疆工作交流专题研讨班上做了题为“不忘报国初心,牢记援疆使命”的代表发言。

今年暑期,在援疆期限已满的情况下,陈瑞华主动申请、自愿作为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继续参加援疆工作至2022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