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简报

2020年下半年成果简报

发布时间:2021-01-07来源:浏览次数:526

一、成果概况

2020年下半年,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包括:三项成果获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成果征集活动”获奖;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经济研究》等国内外知名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等。

二、课题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多维视角的2020年以后我国相对贫困问题研究”开题论证会成功召开

1017日下午,由中心副主任周云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多维视角的2020年以后我国相对贫困问题研究”开题论证会在经济学院高层11楼会议室召开。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心副主任陈宗胜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林万龙教授、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王小林教授、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叶林祥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岳希明教授以及课题组相关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首先,项目总负责人周云波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任国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沈扬扬老师以及中心副主任张海鹏老师对课题总报告、子课题大纲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汇报。课题组指出该项目与我国当前及未来扶贫治理面临的新挑战息息相关,重点使用多维贫困视角去考察未来相对贫困的内涵,包括未来如何设置相对贫困标准、认清相对贫困标准下新型贫困的特征,以及针对建立新的扶贫体系提出建议。研究框架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理论基础与测度方法、城乡居民及特殊群体的多维相对贫困测度以及政策评估与政策设计。

听取报告后,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点评。岳希明教授提出应从多维贫困的标准重点考量,例如收入、教育与医疗的指标是否需要纳入标准体系、如何通过健康状况对贫困进行度量等。同时,由于政策效果的评估难度大,因此要在以往文献的阅读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考察。王小林教授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多维贫困的确定问题,他指出,在多维贫困考量方面,要将新的现象例如就业形势的变化,城市化过程带来的两亿流动人口等因素纳入其中。由于近几年针对贫困度量加入了厕所与饮用水等指标,要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化;在针对多维度测算方面,除了关注基本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安全保障等指标外,也要和发达国家进行接轨,调整贫困度量的测算百分比,以及相对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问题,由此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同时,要注重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通过生态旅游、产业开发进行脱贫攻坚。陈宗胜教授认为基于多维视角的相对贫困问题既是课题的创新之处,也是课题的难点所在,在多维贫困的测度方法以及权数选择等技术问题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同时,也应重点关注扶贫实践与扶贫理论之间的差异性问题。叶林祥教授认为课题组应聚焦具体问题,注重政策建议的提出。同时,利用南开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贫困理论和方法的梳理与提炼,在贫困理论方面实现一定突破。林万龙教授认为课题组应着重思考理论与政策之间的关系,比如课题组对于不同群体的相对贫困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但如何将理论结果转化成具体政策,值得进一步思考。

三、成果简介

中心学者在《天津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天津日报》在713日第9版上刊登了中心学者刘凤义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正文如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书19个专题中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尤为丰富,除专题九中专门收录了8篇文章外,在其他专题中也有多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做好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和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的形势下,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入领会精髓要义,对我们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

我国经济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深刻认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37页)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有其必然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也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期,我们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适应科技新变化、人民新需要,形成优势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二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密切相连。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再次来到十字路口。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际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73页)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发展大势,胸怀共同未来,“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

二、全面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全新的发展思路,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什么样的发展才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发展理念的维度看高质量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是检验我们发展思路、发展政策是否符合高质量要求的“指挥棒”“红绿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38页)

从供求关系维度看高质量发展。在市场经济中,供给和需求体现市场经济运行层面基本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高质量发展在供求关系上的表现:“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38页)

从生产和分配关系的维度看高质量发展。生产和分配也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关系,如果说供给和需求关系是市场经济活动的表层关系,那么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深层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投入产出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分配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38-239页)

从国民经济整体循环的维度看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的循环通常体现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这几个环节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畅通,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不出现大起大落。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39页)

三、深入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核心要义主要包括: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特色的经济体系。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国家的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因此,“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40-241页)

现代化经济体系有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建设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这些重要内容具有很强时代感和针对性,是我们实际工作的指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抓住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必须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基本路径,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牢牢把握着力点,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牢牢把握制度保障,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39页)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47页)要发挥制度优势,使企业成为创新中的主力军。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然包括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56页)因此,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个字’的总体要求,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58页)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生态宜居反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升,体现了广大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的追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将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将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可能照搬欧美经验,必须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农业产业方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小规模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指出:“有一条是我一直强调的,就是农村改革不论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把耕地改少了、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些底线必须坚守,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62页)

五、发挥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经济也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初步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也有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比如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也客观上要求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71页)遵循这一规律就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发挥比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区域经济发展要发挥比较优势。他指出,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生态功能强的地区要得到有效保护,创造更多生态产品;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较高,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让老企业焕发新活力;黄河流域地区,要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今年4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山西和内蒙古期间,都明确提出各地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三是完善空间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区域经济的治理要有“大治理”理念,比如针对推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他指出:“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377页)

六、坚持合作共赢合力打造高质量的世界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日益密切。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一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世界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不平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93页)“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难题,追根溯源都与发展鸿沟、发展赤字有关。”(《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75页)因此,“我们要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实现各国经济社会协同进步,解决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41页)

二是以创新挖掘增长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10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金砖国家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44-445页)为此,“我们要找准切入点,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互联互通、完善社会保障措施等……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韧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74页)

三是以开放推动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之路,多边贸易体制为各国带来了共同机遇。“我们应该把握时代大势,客观认识世界发展变化,以负责任、合规矩的方式应对新情况新挑战。”(《为国际社会找到有效经济治理思路》,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56页)要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共同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四是以规则完善全球治理。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的最突出问题是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显现,以规则为基础加强全球治理是实现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中心主任在《经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完成的论文《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在经济学中文顶尖期刊《经济研究》2020年第8期发表。

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分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世界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我国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系统阐释了在新时代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什么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文章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关系中国和世界前途的战略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包含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通向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光明之路。适应新时代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要求和挑战,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不竭的强大动力和保证,不断开创中国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中心学者徐雪在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发表论文

近日,中心助理教授徐雪与荷兰蒂尔堡大学的Potters教授以及Suetens教授合作的论文“Cooperative versus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and in-group bias”在经济学SSCI经济学重要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上发表。

论文利用实验室实验研究了人际间非接触的互动对于分配决策上的内群体偏好的影响。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在实验组中,被试在做出分配决策之前,或与组外成员经历一次合作性的互动,或经历一次竞争性的互动;而在对照组中没有互动因素。研究发现合作性的互动会消除内群体偏好,但竞争性的互动只会在一般意义上降低被试行为的亲社会性,对内群体偏好本身没有显著影响。

中心学者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经济日报》在915日第11版上刊登了中心学者何自力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解答构建新发展格局“三问”》。正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发展格局,正在成为“中国热词”,对于“为什么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什么样的新发展格局”“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问题,社会各界非常关注,这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为什么要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抓住机遇、战胜挑战,立于不败之地。

其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立足本国优势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势在必然。自人类从农耕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科技创新及与之相联系的产业革命已经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几个阶段。现在,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围绕智能技术和智能产业主导权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谁能抢得先机,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因此,我国要抓住机遇,立足本国优势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技术成果改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这既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将为全球企业发展开拓新机遇。

其二,经济全球化处在十字路口,重塑经济全球化新动力势在必然。经济全球化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这决定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经济全球化达到了一个高潮,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得以形成。近年来,逆全球化沉渣泛起,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兴风作浪,严重阻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面对逆全球化浊流,我国必须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能,稳定全球经济循环,引领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作出重要贡献。

其三,疫情严重冲击和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势在必然。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一些国家借口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和实现经济复苏,提出制造业本地化的战略诉求,以政府提供资金补偿方式帮助制造业回流,个别国家利用极限施压手段打压别国,这些都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全面推进复工复产,为全球经济增长提振信心;我国努力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积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但有助于加快中国经济增长,而且有助于为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世界经济注入信心,为世界共同发展创造新机遇。

其四,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调整发展战略势在必然。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间充分利用要素价格低廉优势和出口导向战略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这条发展路子已越走越窄。靠跟踪和模仿技术已经难以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万美元,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大大减弱。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因此,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发展思路,调整发展战略,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什么样的新发展格局

总的来看,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内容十分丰富。

其一,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大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根本的是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厚植创新动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建立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面向未来,要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供强大动力。

其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吸取西方国家去工业化的教训,把重点放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要加快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用智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其三,完善市场体系,畅通流通渠道。交换和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中介环节。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建立高质量的国内流通体系。要着力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提高供给质量,激活流通源头;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激励投资和消费提供有力支撑;要着力推动商业组织创新,探索线上线下交易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不断提高商业组织运营效率;要大力推动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易电子化,着力完善物流体系、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要健全和完善市场监管制度,简化监管程序,提高监管效率;要提高市场监管队伍的素质,优化监管手段,不断提高监管质量。

其四,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内需,必须提高居民收入。要在加快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逐步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下功夫。为此,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的分配关系;要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逐步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其五,提升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更好发挥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环节。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着力提升消费质量,加快消费升级,更好发挥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为此,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着力扩大消费需求;要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别要鼓励文化、健身等消费,大力释放旅游消费的潜力;要构建良性、稳健的消费信贷市场,从而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眼下,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

第一,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新发展格局归根结底是靠市场主体运行的,必须通过改革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努力激发市场活力,这是我们的基础性工作。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领头雁”、关键领域的“压舱石”。要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好做实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等工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放开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要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第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供给体系与需求结构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要优化供给体系,提高供给质量,使供给体系与需求结构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平衡。为此,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坚持综合施策,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环保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创新力。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但要看到的是,“中国制造”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高度重视产业链的稳定和安全,着力提升产业链质量和效率。为此,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标杆,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节能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第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对经济全球化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是不可能终结经济全球化。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中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主动作为,强调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步骤,中国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以自身开放来促进世界各国相互开放、共同开放,同世界经济形成更加紧密联系,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中心副主任张海鹏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成果征集活动”获奖

924日,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公布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成果征集活动”获奖名单。活动共征集国内各类作品1643件,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环节,最终评选出98件获奖作品。中心副主任张海鹏作品获得论文类优秀奖。

张海鹏在《要素资本化、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基于贵州省丹寨县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结合在贵州省丹寨县的实地调研分析认为,推进精准扶贫的根本举措在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既包括贫困地区的本地产业发展,也包括外地产业发展。本地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贫困地区隐性优势资源的显现化和显性优势资源的资本化进程。要素和资源的资本化进程依赖于政府扶贫资金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投入,让贫困地区具备产业盈利空间;依赖于下乡驻村干部为扶贫资金提供精准制导,帮助找到产业发展突破口,特别是着力发展低端生产方式下的高端产业,最终形成脱贫帮扶利益共同体。外地产业发展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扶贫”、“产业—就业—扶贫”以及“产业—企业直接投入—扶贫”等模式,对贫困地区进行直接或间接帮扶。

中心主任在《人民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人民日报》在1019日第9版上刊登了中心主任逄锦聚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推进经济理论创新的科学指南》。正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和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回答了怎样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等重大问题,是推进新时代经济理论创新的科学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论断是武断的,也是错误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理论创新,从根本上说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准确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和积极改变世界;坚持与时俱进,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根本的是学习并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指导我国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例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关于农民承包的土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属性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并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同时要在应用中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潮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必须回答一系列关于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例如,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如何在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如何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新发展活力,等等。研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不断推动实践创新,并在实践创新基础上加强对客观规律的揭示,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继续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心主任在《天津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天津日报》在1116日第11版上刊登了中心主任逄锦聚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学术前沿的创新性探索》。正文如下:

建设生态型产业结构,把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十四五”时期,我国正处在提升发展质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视角对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和研究,探索我国未来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的路径,对于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吕明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生态型产业结构研究》,是国内第一部比较深入、系统研究生态型产业结构的力作。该书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本书抓住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我国学术界已有产业结构的研究虽有不少成果,但对于生态型产业结构的研究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而且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系统深入的研究较少。弥补已有研究的欠缺,本项目研究着力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点就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基础。而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中的核心问题,转方式的首要问题就是调结构。建设生态型产业结构是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学术研究就是要运用到实践中去,服务中国,服务实践。

第二,立足学术前沿。本书创新性地提出“生态型产业结构”概念,并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生态型产业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典型区域的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进行了定量性的评价;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型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浙、豫、鲁、津等地区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对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等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路径进行了区际比较;对中外工业结构的生态化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的路径和政策性建议,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三,着力理论创新。首先,将借鉴国外相关理论、方法与中国国情结合。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构建了生态型产业结构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索了生态型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与影响因素,在理论层面拓宽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视野。其次,将相关的生态经济理论和方法进行改造,应用于产业结构研究,构建了生态型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生态型产业结构与其决定因素及其中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促进产业经济理论与生态经济研究的整合与互补,拓展交叉学科研究领域,通过定性、定量的系统研究,形成跨学科的学术成果。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以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和战略调整为契机,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推进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内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已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待以本书为良好开端的后续研究能继续关注这些现实问题,并有新的突破和学术创新。

中心学者在《光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光明日报》在1221日第2版上刊登了中心学者何自力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中国经济方能“气血充盈”》。正文如下: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党和政府要抓好的一系列重点任务,其中就当下舆论高度关注的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问题,提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决策。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决策,对于提高贯彻和落实中央决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我们党根据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运营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条件的重大变化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抓住国际制造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我国加入了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从而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发展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挑战和风险。从国际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了大变局的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围绕智能技术和智能产业主导权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提质升级的迫切要求,创新压力巨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一些主要经济体出于对自身狭隘利益的考虑,放弃自由贸易政策,转而实施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甚至霸凌主义政策,严重威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党中央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决策,提出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保持我国制造业优势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竞争优势最强的制造业体系,其表现是:我国制造业占GDP比重在主要经济体中居首位。2019年中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为27.2%,同期的美国为11.1%,德国为9.4%,日本为19.5%,英国为8.6%。我国已经发展成世界制造大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生产能力强大,这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拥有强大韧性、抗风险抗冲击能力强的重要原因。但是我国制造业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够高,一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空白,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一旦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一些国家对我实行技术断供,经济运行就会陷入极其被动局面。所以,我们必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一方面力争通过国际合作阻止打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恶劣行为;另一方面锻造一些“撒手锏”技术,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维护和提高我国制造业优势。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过去几十年我们主要依靠引进外国技术实现发展,短期看这不失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捷径,从长期看只靠引进是不行的,它会使我们与国外的技术差距越拉越大,将我们长期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为此,要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国防安全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经济方能“气血充盈”、行稳致远。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质,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做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产业基础。

中心学者在《天津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天津日报》在1225日第9版上刊登了中心学者张海鹏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不断完善长效机制接续推进产业扶贫》。正文如下:

一、接续推进产业扶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产业扶贫是帮助具有劳动能力的困难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是实现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要着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巩固脱贫地区脱贫成果及其内生发展能力。要做好以上工作,重点任务就要接续做好产业扶贫。

二、着力构建和完善产业扶贫的五重长效机制

对于产业扶贫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产业帮扶路径,可以简要概括为:通过“一产—二产—三产”融合选准产业,拓展产业扶贫的产业链;通过“生产—加工—销售”融合做好企业,延长产业扶贫的价值链;通过“入股—合作—就业”融合带贫益贫,理顺产业扶贫的利益链;通过“政策—资金—人才”融合精准帮扶,增强产业发展自生能力。为了让上述产业帮扶路径持续发挥作用,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和完善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

一是不断完善扶贫产业外部帮扶的优化协同机制。在扶贫过程中,我国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同时注重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扶贫合力,与困难群众一起形成脱贫攻坚共同体。同样,产业扶贫要取得实效,离不开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也离不开包括困难人口在内的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在接下来的帮扶过程中,要坚持和不断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通过在产业选择、资金融通、人才支持、财税补贴、产销对接等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协同帮扶,让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得以顺利启动,并逐步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是不断完善扶贫产业自身发展的循环畅通机制。在扶贫产业发展过程中,外部帮扶是手段,其目的是要让扶贫产业逐步具备自生发展能力。从单个扶贫产业发展来看,必须着力补齐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短板,确保产业自身发展循环的顺畅运转。这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扶贫产业发展也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律。

三是不断完善扶贫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与互促机制。经济活动看似是由一个个经济主体在独立经营,但是它们之间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体,并形成了一个动态循环系统。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既要单个扶贫经济实体做到生产、流通等环节不中断,也要从经济有机体的角度,构建扶贫产业链之间的有机融合和互促发展机制,实现扶贫产业链协同发展。

四是不断完善扶贫产业融入双循环新格局的机制。扶贫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事关低收入群体和欠发达地区的事情,也是关系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正在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接续推进扶贫产业发展,既要立足于国内大循环的需要,也要主动面向世界市场,不断开辟扶贫产业发展新空间,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五是不断完善扶贫产业带贫益贫的巩固提升机制。扶贫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产业扶贫取得成效的基础和前提,而产业发展的带贫益贫效果是产业扶贫的核心目标。我国产业扶贫实践中形成的带贫益贫模式可以归结为四种类型:一是以扶贫资金或者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模式;二是困难户通过加入各类合作社参与到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的合作发展模式;三是困难人口在扶贫企业中务工的就业发展模式;四是以上三种模式任意组合在一起的综合发展模式。接下来仍需理顺和巩固产业扶贫中各类帮扶主体、带贫企业、合作社、困难户等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困难人口。

三、理顺机制接续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的着力点

第一,抓住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机遇,着力打通扶贫产业的销售堵点。当前,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快速推进。困难地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抓住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机遇,利用电商和直播平台,畅通扶贫产业发展中的流通销售渠道,让困难地区独具特色的优质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第二,抓住内需扩大需要提升机遇,着力推动隐性优势资源显现化。信息化数字化应用虽然有助于化解扶贫产业发展中的销售堵点,但是,要让电商和网络直播持续助力产业扶贫,离不开强有力需求支撑。当前,我国的内需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持续提升,这些为困难地区扶贫产品与服务的销售提供了稳定的有效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困难地区原本隐性的优势资源开始逐步显现化,并进一步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运营方式,实现特色产业发展,进而带动困难人口生产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

第三,抓住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机遇,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在扶贫产业发展过程中,除了需求方面的因素,供给因素同样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要实现高质量供给离不开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及其采用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在实践中,通过在困难地区派驻帮扶干部和科技特派员等方式,为困难地区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具有一定资金积累、具备较强经营能力和发展视野的返乡人员回到家乡。他们对外部市场有一定了解,同时对本地的发展基础和特点有着长期的关注,很有可能成为带领困难人口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因此,困难地区要主动吸引和培育能够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各类人才,特别是能够带领困难人口脱贫致富的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才,不断增强扶贫产业的发展水平。

第四,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着力吸引和承接外部产业帮扶。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相关产业有着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需要。在产业扶贫过程中,特别是在东西部协作帮扶过程中,困难地区要抓住东部发达地区部分产业转移的机遇,吸引和承接相关产业落地,实现困难地区产业形成与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机衔接。

第五,抓住脱贫与振兴衔接机遇,着力推进扶贫产业升级与振兴。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有转型升级的需要,困难地区的产业同样也有进一步发展升级的需要,特别是那些短平快的产业扶贫项目,亟待进一步转型升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解决绝对困难问题之后,将着力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扶贫产业发展要逐步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振兴,要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让困难群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更多受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六,抓住农村全面深化改革机遇,着力利用好体制机制改革红利。改革创新是产业扶贫的动力。当前,我国正在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改革等。“十四五”时期,还要着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短板。在扶贫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要素供给和资源配置机制,做大做强扶贫经济实体,持续改进利益分配机制,不断提升困难地区产业发展的后劲和水平。

中心学者在《人民政协报》发表学术文章

《人民政协报》在1229日第3版上刊登了中心学者钟茂初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角推进绿色发展》。正文如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做好2021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对重点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其中,对于推进绿色发展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开局之年。因此,绿色发展应当适应这一背景,寻求绿色发展着力方向和实现途径,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开好局。

根据“力争2030年前达到碳峰值”等自主行动目标测算,当全国人均GDP达到14000美元时,中国整体上达到碳峰值而进入绝对量减排阶段。所以,人均GDP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14000美元的城市和地区,应当率先达到碳峰值而进入绝对量减排阶段。相关城市和地区,应据此确定其发展指标和发展方向,土地、交通、建筑等产业关键领域的发展规划,应与碳峰值及绝对减排目标相匹配。

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背景,一方面要达成“国内可循环”“产业安全自主可控”“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等产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则要达成“碳达峰”“碳中和”“单位GDP碳排放大幅下降”等阶段性目标。两方面的目标要同时得以落实,就必须通过创新、通过“生态效率”的提高去实现。其一,根据“可循环”“自主可控”“制造业比重”等目标,要明确各主要产业持续发展的必要规模和结构,由此也就同时确定了其相应的碳排放、污染排放的必要规模;其二,根据我国承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贡献目标,确定整体的碳排放、污染排放的可用额度;其三,碳排放、污染排放的必要规模与可用额度两相对比,也就确定了整体的绿色发展所必须达成的目标。进而按照产业联系,转化为各主要产业的碳排放、污染排放必要规模、可用额度、“生态效率提升”目标。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背景下,要充分适应“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等大国经济发展特征,还要充分发挥大国经济的优势(庞大的市场规模、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通过“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对产业发展优势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确定绿色发展的着力方向,实现绿色发展的竞争力。不能简单地以高污染、中低污染等产业特征来决定产业发展的取舍,而要以不断提高各产业的生态效率作为其发展方向。产业政策要与绿色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环保产业的支持政策不能仅仅考虑产业本身是不是“环保”,而是要考虑支持该产业发展能否带来产业链整体的生态效率提升。只有能够整体提高生态效率的产业,才能称之为“环保产业”。只有满足“生态效率提升”这一特征的产业,才应纳入“环保产业支持政策”之中。

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方面,不能仅从生产环节角度考虑绿色发展路径,也应从消费、流通等环节考虑其绿色发展路径,要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整体性地实现其生态环境容量约束,如何整体性地提高其生态效率。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乃至报废各环节,都形成其绿色化目标。尤其是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过程中,内需的扩张,不能依赖资源能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损耗大幅增加的方式,而应在资源能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损耗刚性约束的条件下,去扩大内需。如,针对建筑业、汽车产业,探讨从消费角度适度引入“碳排放消费约束”机制,可将目前普遍使用的住房限购、汽车限购政策转化为“消费碳额度”,由消费者对于“消费碳额度”的精打细算,可“倒逼”相关产业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绿色化转型。

在“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方面,由于不搞各地的“小循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的作用。“碳排放权”作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也将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其优化配置。即,由生态效率低的企业向生态效率高的企业流动,由生态效率低的区域向生态效率高的区域流动。

中心三项成果获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名单。中心3项成果获奖。

四、部分学术成果列举

逄锦聚

1.加快完善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逄锦聚、荆克迪,政治经济学评论,202005

2.历史发展大势中的中国经济方位和发展趋势,逄锦聚、荆克迪,经济纵横,202010

冯志轩

价值生产、价值转移与积累过程:中国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冯志轩等,经济研究,202010

刘凤义

1.共享发展理念下劳动力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以农民工为分析对象,刘凤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03

2.论互联网技术下的共享经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刘凤义等,202004

3.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家庭农场的困境分析,政治经济学评论,刘凤义等,202006

乔晓楠

1.非生产部门的价值分割: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乔晓楠等,政治经济学评论,202004

2.数字经济视域下的国际贸易格局与贸易规则新动向,乔晓楠等,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004

3.经济周期的跨国传递及其影响——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乔晓楠等,中国经济问题,202004

钟茂初

1.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激发经济增长潜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2

2.《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团结,202004

3.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人民政协报,202091503

周云波

1.有效防控疫情同时全面完成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任务,陈宗胜、周云波等,全球化,202005

2.多维贫困理论及测度方法在中国的应用研究与治理实践,陈宗胜、周云波等,国外社会科学,202006

3.养老金连续上调如何影响企业退休人员消费?,周云波等,消费经济,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