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简报

2021年第二期工作简报

发布时间:2021-07-05来源:浏览次数:540

中心刘刚教授获聘天津市政府特约研究员

415日,天津市政府特约研究员聘任仪式在天津市人民政府举行。中心刘刚教授获聘天津市政府特约研究员,聘期3年。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和天津社科联领导同志向特约研究员颁发了聘书。

贺京同教授课题获批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本次共立项课题130项,中心贺京同教授申报的“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研究”获批立项。

中心主任出席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建设研讨会

424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建设研讨会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教指委工作会议在南开大学举行。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宋凌云,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心主任逄锦聚出席并致辞。天津市教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处长杨明参加会议。来自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教指委委员和专家学者共同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建设献计献策。

宋凌云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南开大学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的贡献,详细介绍了过去一年教指委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所开展的工作。围绕探索大思政课建设、扎实推进“三进”工作、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稳步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宋凌云对下一阶段思政课建设方面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并对办好思政课教学研究学术期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提出期望。

王新生在致辞中介绍了近年来南开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措与经验。他说,南开大学作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研究和建设工作,是南开人的使命和责任。希望与各高校专家学者互通有无、分享经验,收获课程思政建设的真知灼见,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发挥高端平台的聚集效应,真正为国家教材建设贡献智慧、做好服务。

逄锦聚从提高马原理的课堂教学质量、组织现场教学展示活动、积极参加教师培训、推动名师示范课堂建设、组织开展教学指南的编制、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调研等方面,对分教指委的工作做了介绍,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改革和建设提出思路和见解。

杨明介绍了天津市在推动思政课建设方面的措施,以及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高度肯定了南开大学在天津市思政课建设中发挥的引领示范作用,希望与会专家提供更多智力支持,进一步推动天津思政课改革实现理论突破和教育水平的提升。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代表参会。

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主讲第四期南开师德讲堂

426日,南开师德讲堂第四期在八里台校区省身楼开讲,2020年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心主任、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逄锦聚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努力做新时代高素质人民教师”为题带来精彩报告。校党委副书记梁琪主持活动。

梁琪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推动师德建设落实落地、取得实效,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中,传承南开教育教学光荣传统,以优秀的榜样力量熏陶和引领学生成为时代英才、国之栋梁。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大学?什么是老师?”逄锦聚以三个问题引出主题报告,系统梳理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与大家一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理解把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深邃内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逄锦聚指出,成为一名南开大学教师是自豪而光荣的,同时也是责任重大、使命艰巨的,要站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教育的重要性、教师的神圣使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负党和国家、人民的期望。

逄锦聚在报告中还与大家一同学习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并回顾了陈省身、杨敬年、郭永怀等南开先贤的教书育人、爱国奋斗的感人事迹。他指出,作为南开教师,要努力做立德树人的践行者,做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新时代高素质的人民教师,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贡献。“牢记‘公能’校训,知中国服务中国。学习南开先贤,发扬他们的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把小我融入大我,立志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逄锦聚与大家共勉。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申丽梅,党委副书记高琪、孙景宇,以及部分教师代表参会。

中心学者倪志良教授出版新著探讨“幸福之道”

幸福,事关个人一切内在努力的终极目标;民生幸福,事关国家治理的至善选择。近年来,我国人均GDP已超过一万美元,物质短缺问题已在很大限度上、很广范围内得到了缓解。但是,随着信息过剩、比较过多、竞争过度等社会现象的凸显,人们的压力感、焦躁感、忧虑感等消极情绪也随之增加,使得“好之乐之地工作,心安喜悦地生活”这一简单直接的生命诉求,这一本该作为生命“初心”、成为生命常态的本真诉求变得越来越奢侈难得。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日前,中心学者倪志良教授、赵春玲副教授编著的《幸福之道——幸福经济学实践版》在南开大学出版社适时出版,对“民生幸福与公共治理”进行了积极探索与思考。

该书认为,幸福,用经济学方式表达,就是实现生命资源(时间、精力)配置的效用最大化,实现生命体验的最优化。

书中提到,就个人层面而言,幸福的追求可分为“外求”与“内求”。“外求”,关乎个体如何均衡配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等生命资源,逐渐提升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实”况:收入、地位(名望)、健康、人际(亲情、友情等),使个体几十年的生命体验达到最优。“内求”,则关乎个体内心对外在“实”况的综合解读,关乎个体的心智模式、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关乎个体的内在一致性、和谐度、满意度,关乎个体的认知惯性和情绪惯性。

作者介绍,面对相同的“实”况,不同的心会解读出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情绪体验。解读体系相当于电脑的软件系统,只有持续升级和优化软件系统,面对本该珍惜的外部“实”况,一个人才有可能体验到更多的心安与喜悦,体验到更多的平和与专注,体验到更多的价值感、意义感、合一感。

 “‘内求’、‘外求’,主要都是基于个人可控层面的思考。幸福,有时超乎个人的可控层面,这一层面集中体现在个体所处国家的公共环境,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和平状况、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保、环保等。”倪志良说。

该书认为,稳定、持续的幸福来自快乐和意义感的合一,来自“认知、行为、情绪”的合一。在认知层面,能够经常性地就头脑中的万千“映象”达成“主信息一致”,实现至简、至上基础上的“至真”;在行为层面,能够顺势合赋、好之乐之、惟精惟一地行动,实现“义、利”合一基础上的“至善”;在情绪层面,能够以合乎“天命”的至上目标统率精神能量,体验到至乐、至安基础上的“至美”。认知愈“真”、行为愈“善”、感受愈“至乐、至安”,“知行感”愈能在“真、善、美”的趋向下实现合一。

2017年,《幸福经济学》(第一版)出版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众多媒体转载了书评。正如书评所言:《幸福经济学》为个人的幸福修为与政府的公共治理贡献了积极力量。

与《幸福经济学》(2017年版)相比,《幸福之道——幸福经济学实践版》更加注重可实践性,案例数量也由170多个增加到290多个。其中第一、二篇中70%以上的案例在内容选择和案例评述方面做了优化,第三篇的内容全部做了更新,增加了“教育与幸福”、“文化与幸福”两个章节。

 “我们希望这本书可以对中国幸福经济学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读者亦必能从中得到很多知识与启示。”赵春玲说。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建设研讨会召开

中心副主任刘凤义教授出席并致辞

近日,南开大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召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建设研讨会,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心副主任刘凤义致辞,副院长王生升主持。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刘凤义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他指出,国家教材局设立教材基地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教材的改革建设提供建议和咨询参考,与各位奋斗在教学一线的专家学者进行系统全面沟通,征询专家学者的意见和经验,是充分发挥教材基地咨询建议功能的具体体现。

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教材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代表参会。

中心学者赵敏在《世界经济》发表论文

近日,中心学者赵敏博士独著的文章《货币低估、全球分工与国际价值转移:理论与中国经验数据》在《世界经济》2021年第5期发表。

该文将货币低估、技术国际差异和资本跨国垄断等国际价值转移机制综合到同一理论框架中,构建了以汇率和非汇率因素构成的国际价值转移模型。研究表明,在后福特制积累体制下,一国主权货币作为世界货币使得不发达国家被动卷入世界货币发行国的资本积累逻辑,并参与该逻辑下的国际分工。在世界货币发行国资本主导的全球分工体系中,货币低估、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基于结构化分工体系的商品交换成为不发达国家对外价值转移的主要机制。基于1995-2009年中国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在世界市场中存在较大规模的国际价值转移,人民币汇率低估是中国国际价值转移主要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发布

520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发布暨中国经济学系列教材建设研讨会召开。国家教材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顾海良,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材首席专家召集人逄锦聚,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吕萍出席会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之后,由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学术团队编写、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供经济学类本科教学使用的教材。该教材编写团队成员包括逄锦聚、景维民、何自力、刘凤义、周云波、安虎森、杜传忠,王璐、乔晓楠、张兵、郭金兴,张海鹏,冯志轩、荆克迪等南开教师。至此,我校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供博士、硕士、本科生学习的教材已形成系列。

研讨会上,顾海良表示,南开大学底蕴深厚、校风一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南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具有传统优势,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材建设居国内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不仅是南开政治经济学团队的成果,也是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是中国经济学系列教材建设的高水平文本。

梁琪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政治经济学学科是南开大学的优势学科,由政治经济学学科学术团队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做出了有益贡献。本次教材发布会对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加快构建、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吕萍认为,该教材是一部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具有丰富内容的教材,体现了南开学者们的时代责任与历史担当。

逄锦聚对该教材进行了介绍。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基础上面向本科生编写的教材。教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利用理论资源,广泛继承前人成果,着力提炼、阐释理论学说,尝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他诚请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与会专家围绕教材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在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黄泰岩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重大创新和推进;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简新华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思想,体现了学科特色,教材篇章布局合理,具有新意;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宋冬林说,该教材将授课内容与新科技手段相结合,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常务副总编邱海平建议进一步充实教材中的阅读资料内容,完善细节问题,章节思考题建议紧扣范畴,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李家祥对南开大学团队取得的教学成果表示祝贺,期待南开大学团队继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本次研讨会由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与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经济科学出版社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南开大学教材编写课题组成员共同参加。会议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主持。

高校社科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座谈会——南开大学专场召开

在全党上下喜迎党的百年华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时刻,521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指导、南开大学主办的高校社科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座谈会——南开大学专场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理论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

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徐青森,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教育部社科委副主任顾海良,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洪银兴,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逄锦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出席座谈会开幕式。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主持。

开幕式上,徐青森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之际召开本次座谈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之一,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理论创新史,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和应用。高校社科界在政治经济学建设方面,要时不我待,推动理论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原创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要结合实践,讲好中国故事,立足形成说明中国的说明书、解释中国的解释学、认识中国的认识论,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政治经济学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陈浙闽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主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展开深入研讨,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大家要切实担负起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这一重大责任,着力在加强理论原创、打造中国学说、提升学术品质上下功夫,全面系统地总结提炼概括中国理念、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努力形成独具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构建中国经济发展理论,增强我们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杨庆山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重要论述,为我们学通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政治经济学是南开大学的传统支柱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近百年发展历程中,积累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界专家学者的优势专长,汇聚真知灼见,共谋学科发展,为携手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逄锦聚在致辞中谈道,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要抓住时代和实践发展中提出的重大课题进行创新和突破,加强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完善,关于新发展理念的贯彻和落实,关于如何加快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问题,在新时代、新阶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升到更高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本次高校社科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座谈会——南开大学专场为经济学专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5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座谈交流。

顾海良在座谈会上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做出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造。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创立政治经济学、转型经济学,是一个创举。“我们把制度转型、体制转型、生产力高度发展三者合一,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成功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过渡经济学的巨大理论贡献。”当前我们国家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方法,都是建立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上的理论构造,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文化,特殊的实践,造就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经济思想的形成,这个特殊对象使我们的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更为崇高的地位,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对于政治经济学所做的理论创造的基础条件,学理和学术上应该重视这一点。

洪银兴在座谈中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问题。他说,进入新时代,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关键是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断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要求,挖掘和用好中国丰富实践这座“富矿”。要以人民为中心,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线;要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要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结构性需求的问题,不仅要关注需求侧,还要关注供给侧;要按照党中央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高培勇围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主题进行座谈交流。他表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其中隐含的一条逻辑主线,就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只有站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保证我们的行动能够抓住要害、踩到点上。进入新发展阶段,尽管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不管是机遇还是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些变化告诉我们,必须以更加务实、更加精准的举措,才能把新发展理念落在实处。要增强忧患意识,把安全纳入经济棋盘当中,以防微杜渐的清醒、如履薄冰的谨慎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以这样的分析方式契合历史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主旨发言。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发布

521日上午,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数字经济与新发展格局国际高峰论坛”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心学者刘刚教授代表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报告的题目为“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报告认为,数字和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正在加速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从历史看,经济体系的重大变革来自科技产业革命的推动。从第四次工业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情况看,基于网络空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力量。数字和人工智能不仅创造出新的社会生产力,而且激活了历次工业革命积累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潜力。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基于网络空间发展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构过程。

报告基于2205家人工智能企业的属性和关系数据分析,提出数字和人工智能已经步入与经济社会全面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和人工智能技术率先在第三产业融合,服务要素的在线化对经济社会效率的改进效应已经充分显现。数字和人工智能与第二产业尤其是与制造业的融合同样在加速进行。在制造业中,数字和人工智能融合度排名前三的产业领域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产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在第三产业融合度排名前三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数字和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为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

数字和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发展正在改变经济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在网络空间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领域后,以物理空间市场为条件的“斯密定理”正在被改写。在网络空间产业生态的作用下,中国农村出现了22种新的职业类型。同时,2016年以来,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式不再是从乡村到城市,而是从线下到线上。此外,农村网络空间产业生态通过促进创新和创业,不断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创造了新机遇。

数字和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全面融合将会改变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目前,数字和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和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的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江苏。与前三年相应指标的对比看,珠三角在融合发展阶段走在了全国前列。同时,数字和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速了我国国内创新循环的形成,将会重塑全球创新循环和创新网络,中国将在科技创新上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心副主任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学术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62日03版刊登了中心副主任张海鹏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构建科技助力乡村发展的长效机制》。正文如下: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消除绝对贫困之后,我国需要持续解决好农村相对贫困问题,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统筹利用好城乡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尤其要持续充分发挥科技在助力脱贫与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为此,必须着力构建科技助力乡村发展的长效机制。

科技引领“三农”发展方向

国内外乡村发展的实践表明,科技是“三农”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引领“三农”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更要依靠科技力量。贫困地区的普遍特点是地处偏远、教育落后、农民发展能力不强,即使有好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也难以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因此,通过科技扶贫让贫困群众掌握一些实用技术,“依靠科技的力量来开发、利用原来不能利用的资源,使现有的资源利用得以延伸”,无疑是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有机统一的,科技发展不仅有助于脱贫,还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第一,发挥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从而有利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第二,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科技的作用,改变农村信息不通、人手不足、管理粗放的治理困境,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第三,以科技促农业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多环节的现代化发展。比如,在农作物生产管理环节,使用现代管理技术促粮食作物更高产,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农作物加工和流通环节,以现代物流体系和现代化仓储水平,为产品的储藏和保质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农作物销售环节,依托数字经济,充分发挥电商和直播等平台优势,为贫困地区农作物销售建立稳定渠道,有效促进农村居民增收。

科技助力乡村发展实践

进一步总结和推广科技助力乡村发展的实践模式,既有利于巩固和完善现有的科技助农模式,也为其他地区更好获得科技助力提供经验借鉴。当前,科技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农产品营销、乡村治理等方面有诸多模式值得推广。

科技助力产业发展模式:科技人才驻基层。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人才。当前,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院士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小院、农业创新驿站等创新模式。科技人员能够立足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将科研成果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这种模式,一方面有助于丰富科研创新实践,同时更有助于传播科技,促使农民学习和掌握新技能,不断提升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为农村产业发展、农民持续增产增收提供新的支持。另一方面,在科技人才的带动下,优质科技资源和要素不断向乡村集中,为缓解乡村资金、人才缺乏的现状,促进农村产业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通过科技人才驻村帮扶,在科技力量引领下汇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科技助力商品营销模式:互联网促新基建。农村要脱贫致富,既要看生产,更要看销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更能强烈感受到农产品流通阻滞所带来的严重影响,也看到了网上直播带货、线上电商销售化解农产品滞销的强大力量。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具有销售链条短、成交速度快、流通费用低等特点。随着我国加快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数字乡村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将为农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科技赋能将催生更多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这些都有利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

科技助力乡村治理模式:数字智能提升治理效能。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精准高效的乡村治理。在实践中,数字技术和大数据等科技已经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通过农民工就业信息发布平台、精准扶贫信息系统、乡村发展微信群等方式,快速及时为群众传递各种信息。信息化、数字化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数字化应用可以更好地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和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就业、产业、医疗、教育帮扶等方面进行数字化管理和动态监测。数字技术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地方政府对乡村治理水平进行持续跟踪与绩效评估。

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为了进一步发挥科技在脱贫与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科技助力乡村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第一,构建普惠型与专用型并重的科技产品供给机制。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首先要有切实可用的科技产品。在种类繁多的科技产品中,对乡村发展而言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普惠型的科技产品,比如有着广泛应用场景的互联网技术和电商直播经营;二是农业农村发展专用的科技产品,比如,优质抗病抗倒伏的粮食种子。在科技助力脱贫与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着力提高农业农村专用型的科技产品供给,让农民掌握更多的新农资和新农具,更要积极推动城乡普惠型的科技产品在乡村落地生根,使新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农民新的收入增长来源。

第二,构建综合配套的科技应用落地机制。要让科技真正广泛应用于乡村绝不是单一科技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各方合力,构建创新研发与技术推广联合体、生产经营等多维度综合配套体系。合理配置人、财、物等各类资源和要素,将科技转化为促进“三农”发展的具体生产力,让传统生产要素借助科技赋能更好地融入现代产业链之中,进而更好推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充分保障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相关科技的供给。其次,将科技内化为农业劳动者的技能构成,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和科技运用能力。最后,为驻村工作队、返乡创业人员等提供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与保险等方面的帮扶政策,为科技助力乡村发展提供综合保障。

第三,构建科学引导与激励有效的评价机制。科技应用要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全面持续展开,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全方位支持,离不开社会各方的参与共建。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科技助力评价机制与评价体系,合理激励和引导各方投入,既可以实现科技助力乡村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更好评估科技助力乡村发展的实施效果,持续构筑和提升科技助力脱贫与乡村振兴的良好生态。引导科技产品要与农村发展基础和生产生活条件相适应,与乡村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农民接受能力和真实诉求相适应,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相适应。对从事农业科研与农技推广的相关人员形成有效激励与正向反馈,形成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从而建立科技助力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机制。

中心副主任参讲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周末理论大讲堂”

64日,由教育部主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承办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周末理论大讲堂”第六十讲开讲。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心副主任刘凤义教授受邀担任本讲主讲人,深入解读了《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等文章内容。

刘凤义表示,《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这是基于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的背景下诞生的文章,旨在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六个问题: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功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与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强调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促进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在对《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导读中,刘凤义分析了创新的重要作用,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创新的主要论述,即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强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