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简报

2021年第三期工作简报

发布时间:2021-10-08来源:浏览次数:191

中心陈宗胜教授应邀出席巴基斯坦联邦政府投资咨询协商会议并发言

630日,由巴基斯坦联邦政府总理办公室主办的“巴基斯坦政府吸引中国投资咨询协商会议”,通过网络在线上成功举行。会议由巴基斯坦联邦政府总理办公室的秘书长主持,巴国总理办公室负责投资咨询的官员、巴基斯坦计划发展和特别任务部的官员,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巴基斯坦发展经济学研究所等机构的学者出席发言。中方出席会议的有中国驻伊斯兰堡大使馆官员、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官员,以及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的学者,通过互联网共聚线上,共议巴基斯坦吸引中国等其他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及策略。

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心学者陈宗胜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为中方代表首位发言人,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及疫情后全球产业链重构和调整,发表“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巴国的关键举措”的主题演讲,强调增强互信、设备投资、优惠税收补贴等政策,应是巴基斯坦方面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重点措施的建议。陈宗胜教授还结合多年政府工作经历,提出巴基斯坦吸引中国投资应当重视文化交流的建议,包括提高巴方运用中文普通话的能力、更加熟悉中国历史与文化、构建清正政商关系与兄弟友谊等。据会后巴方反馈,陈宗胜教授的发言受到巴方总理办公室官员的赞赏和肯定,认为有很高实际价值。

中心学者论文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的安排,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受邀出席会议。

71日上午,与会代表参加了党中央召开的庆祝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下午进行认真学习和讨论。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他要求,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把党史学习研究宣传引向深入,更好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信心和力量。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会前,主办方在全国范围内征文,经专家评选,选出120篇优秀论文并向作者颁发证书,中心逄锦聚教授和荆克迪博士合作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世界贡献和基本经验》一文入选。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世界贡献和基本经验》一文,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来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的创新贡献,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仅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奇迹;而且在理论上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政治经济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包括十个重要方面: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改革理论、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发展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开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等。这些理论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也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文章提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阶段,要认真总结经验,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为主攻方向,实践不止,创新不止,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让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中心学者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

72日,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拟奖励名单公示。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开展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国教材〔20204)要求,经过组织申报、初评推荐和国家评审等程序,奖励首届全国优秀教材1000种(基础教育类200种、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400种、高等教育类400种)、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100个、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200名。中心多位学者及其编著的教材获奖。

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逄锦聚教授担任编写组首席专家召集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获特等奖;柳欣教授担任编写组首席专家、王璐教授担任编写组成员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第二版)》获一等奖;安虎森教授主编的《区域经济学》获二等奖。

逄锦聚教授领衔的团队入选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编写团队

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快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根据国家教材委《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有关要求,国家教材委于202012月启动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申报工作。按照择优遴选、统一编写、试教试用、先编先用的建设方式,重点建设9种中国经济学教材。

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申报工作的通知》(国教材办〔20205号),经资格审查、书面审核、会议答辩等程序,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编写拟入选学校13所、团队25个。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团队入选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编写团队。

中心学者冯志轩在《经济研究》发表论文

近日,由中心学者冯志轩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合作完成的论文《价值循环、经济结构与新发展格局:一个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国际比较》在经济学中文顶尖期刊《经济研究》2021年第5期发表。

文章利用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循环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构建了一个理解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框架,阐述了不同的经济循环模式依赖于技术结构、分配结构、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的相互配合,进而通过一个包含固定资本的三大部类再生产模型明确了各种结构的不同组合关系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1957-2017年投入产出表,构建了中国经济的三大部类表,分析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逻辑和由此带来的发展模式变迁路径。文章还用同样的方法讨论了二战之后美国和日本的结构性特征,以此考察工业化后期可能的发展模式及其变迁规律,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循环和新发展格局提供必要的启示。

中心主任在《光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光明日报》在7616版刊登了中心主任逄锦聚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创新成果及经验启示》。正文如下: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不仅在实践中创造了从衰弱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人间奇迹,而且创造了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经济理论。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探索取得的成就,有利于汲取历史经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慧和力量。

彪炳史册的经济理论创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既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经济思想一脉相承,又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指南,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经济理论创新。

 ——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这些原则并创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创新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开申明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这一立场的认识。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一,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划分阶段的论述基础上,毛泽东同志比较早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新范畴,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和商品经济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曾对建立在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进行过预测,但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与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测有很大差别。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在内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实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理论创新。

 ——创新形成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理论。毛泽东同志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对改革的性质、方向、目的、主要内容、方法论作了深刻阐述,创新形成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进行阐述,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等各个方面的改革进行部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农、轻、重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经济体制,创新提出了包括宏观调控模式、社会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建立宏观调控体系、政府转变职能等重大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提出科学宏观调控、有效政府治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理论,实现了对宏观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升华。

 ——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学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学说的基础上,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中国需要怎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问题,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拓创新,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农”理论,“四化”同步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等。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创新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探索实现中华民族政治独立、经济发展,以尽快走上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先后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理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马克思曾对资产阶级统治下的世界市场做过论述。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毛泽东同志主张,“在准备对苏贸易条约时应从统筹全局的观点出发……同时要准备和波、捷、德、英、日、美等国做生意”。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不断推进体制改革,加大开放力度,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逆流,对世界和平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坚决反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新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构建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范畴、新论断,形成了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形成并不断发展。

上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的经济理论创新,总结的是创新的主要内容而非全部。这些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有力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世所罕见的成就,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全新选择,为实现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宝贵经验和启示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在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启示。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创新的最宝贵经验,具有方法论的根本意义,必须长期坚持。

第二,坚持实践第一,问题导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实践第一,不断总结经验,实现理论创新,再以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百年理论探索充分证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科学的理论只能来源于实践并在接受实践检验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必须坚持实践探索

停步,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在实践检验中完善和发展理论。

第三,坚持党的领导,依靠人民,尊重知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的全部历史都是中国人民实践探索的历史,没有人民的伟大实践就没有新中国的成就,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善于集中人民智慧推动经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经济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和活力源泉。

第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经济思想,例如,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领导经济实践、推动经济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始终注重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思想,使之与当代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经济发展相协调,这是经济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

第五,在开放发展中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经济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有分析地学习借鉴别国的实践经验和经济理论成果,为我所用。并且在学习借鉴时,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有分析地借鉴,决不盲目照搬。

中心主任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学术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7703版刊登了中心主任逄锦聚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以党的百年理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文如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一系列经济理论创新,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也是其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我们要在学好这些理论成果的同时,还要用以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一,把中国共产党创新形成的一系列经济范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范畴。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需要以范畴为基础。恩格斯说过:“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在一系列经济范畴基础上构建起来的。

除了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借鉴别国经济学的一些范畴外,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创新提出了一系列范畴。一是关于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总体范畴。例如,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二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范畴。例如,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三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范畴。例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社会主义政府职能、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等。四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范畴。例如,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需要、实现共同富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五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经济的范畴。例如,对外经济开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经济特区、“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范畴反映了当代中国经济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本质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今后,要进一步阐释这些术语的科学内涵,进而运用其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学说。

第二,把中国共产党创新形成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

政治经济学作为科学要有一以贯之的主线。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为主线,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和为新社会所代替的必然性,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过渡性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和发展,需要探索、确定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主线。与马克思创立政治经济学时的基本任务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前提和基础,探索揭示如何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这一根本任务,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相一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守初心不动摇,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并在百年实践中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从这样的立场出发,党开展的经济工作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人民谋幸福。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和发展中,就形成了一条主线,即发展经济满足人民需要。把这样的主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生产目的要求,有利于我们对为什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怎样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深化经济改革,怎样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经济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全面分析。

第三,把中国共产党创新形成的经济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创新,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并经过实践的检验,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对于这些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些重要讲话中进行了系统概括,主要包括: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关于农民承包的农村土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属性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70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还全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对这些创新理论进一步加以学理性阐释,揭示其内在联系,深刻挖掘其中蕴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使它们形成系统经济学说。

第四,以核心范畴、主线和主要内容为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到更高水平。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政治经济学者的理论追求。尽管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发展完善之中,目前还不够成熟,但这不排除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性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结构。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以中国共产党创新形成的经济学基本范畴、主线和主要理论为基础,构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结构,应该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为前提,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经济制度和发展阶段。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改革、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等。二是经济运行,包括微观、中观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面向企业、家庭和个人。宏观经济把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关注总供需的平衡,以及就业、物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等宏观经济问题与政府宏观调控。中观经济侧重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和地方经济。三是经济发展。发展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在总结我国实践和吸取别国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等。这些关于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仅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四是开放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全球治理。可见,这样的体系结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有的成熟程度相适应。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不断探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实践,不断总结新经验,不断吸收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完善到更高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中心副主任张海鹏带领经济学院实践队赴宁河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

近日,经济学院团委新媒体中心实践队8名学生在中心副主任张海鹏、经济学院团委副书记颜季凌的指导下,前往“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宁河区杨泗村,开展以“青春扎根大地,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实践队先后参观走访了当地特色民宿群、溪云农博馆、杨泗民俗馆、耕农茶屋、苹果园等乡村旅游特色设施,深入了解杨泗村“湿地水乡、北国江南”的发展核心理念。同时,实践队前往宁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启腾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地,调研当地特色农产品小站稻的育种培苗现状。

为进一步提升实践调研成效,实践队指导教师及队员与宁河镇包村干部、杨泗村村支书、往届村干部等先后展开座谈。队员们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与当地干部展开热烈交流,进一步获取当地人居环境改造工作发展历程、以及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等重要一手信息。

此外实践队队员还深入田野,通过播种除草劳动教育、与村民面对面深度访谈、入户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讲和优秀共产党员红色事迹宣讲等活动,真正走到当地群众中去,感受当地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展现新时代南开学子的风采风貌。

本次实践活动得到了宁河镇、杨泗村相关部门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实践队已选定“探究社会资本可利用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以宁河镇为例探究都市化农业转型初期的特色乡土品牌培育”“引进加工技术和人才的资金分配决策——关于延长产业链的具体措施”等八个课题开展后续深入研究,拟将相关成果及时向当地管理部门报送,实践队将依托调研咨询报告、学术理论文章、发明专利等形式进一步深化实践成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南开智慧。

中心学者倪志良教授著作《幸福之道——幸福经济学实践版》入选全国“书博会”主题推广活动

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山东省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于715日至19日在山东济南举办。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旗下14家出版社组成天津展团亮相“书博会”,并在主题活动区设置了16场主题阅读推广活动。由南开大学出版社推荐、天津出版传媒集团选定的《幸福之道——幸福经济学实践版》一书入选博览会主题推广活动。

该书作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心学者倪志良在主题活动中对书中核心内容进行了阐述。他说,“幸福,事关个人一切内在努力的终极目标;民生幸福,事关国家治理的至善选择。”《幸福之道——幸福经济学实践版》致力于与读者共同探讨“外求”之效率与“内求”之秩序。信息过多、比较过多、选项过多、竞争过度,容易将心搞乱,容易让内心失序。内心一旦失序,外求之效率和内在之生命体验都会大打折扣。内心一旦失序,“好之乐之地工作,心安喜悦地生活”这一简单且直接的生命诉求,这一本该作为生命初心、本该成为生命常态的本真诉求就会变得越来越奢侈难得。

倪志良介绍,面对相同的“实”况,不同的心会解读出不同的结果,会解读出不同的情绪体验。解读体系相当于电脑的软件系统,只有持续升级和优化软件系统,面对本该珍惜的外部“实”况,一个人才有可能体验到更多的心安与喜悦,体验到更多的平和与专注,体验到更多的价值感、意义感、合一感。

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南开大学)“学党史、悟原理”研修班举行 中心学者为学员做专题讲座

由教育部社科司主办,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南开大学)承办的“学党史、悟原理”研修班(21042期)举行。研修班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参观两个环节,着力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思政课质量。

720日上午,来自国内有关高校的58名思政课教师参加了开班仪式。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致辞,对研修班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相关情况。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本次培训贯穿的灵魂。希望学员们在培训全过程中,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进行系统学习和深入研讨,并有机融入自己的思政课堂中。720日下午,研修班学员举办了题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融入纲要课教学的思考”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联学联讲联研”集体备课会,并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全网直播。

720日至23日,研修班组织学员进行理论学习。南开大学逄锦聚教授、纪亚光教授、刘景泉教授、寇清杰教授、王新生教授、杨谦教授、刘凤义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分别围绕“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发展和世界性贡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贡献”“学好党的历史,服务立德树人”“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自觉自信的思考”“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将党史学习融入马原理教学之中”“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信仰建设的几个问题”等主题为学员做专题讲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指导方案》培训会开班仪式南开举行 中心主任作专题讲座

810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指导方案》培训会开班仪式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服务楼举行,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庭凯,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袁滨渤,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金永伟,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红杰出席开班仪式。仪式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主持。

开班仪式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秦龙教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指导方案》,分别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教学内容的视角”为题作专题讲座。

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指导方案》编写的思政专家代表,天津大学有关负责同志,天津市其他各高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各区教育局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400余人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共同参会。

中心副主任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经济日报》在82310版刊登了中心副主任刘凤义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从经济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正文如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党的百年征程雄辩地证明,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面向未来,从经济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和特点,进一步厘清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有助于我们在新征程上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这条康庄大道上更好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坚定立场。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条件下,现代化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不仅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还要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所在。围绕这一根本目的推进现代化建设,就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类社会究竟该如何推动现代化建设,迄今为止并没有什么标准模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现代化,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曾一味模仿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路径而遭遇挫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现代化,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前,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的新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需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遵循高质量发展规律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实现质量和效益有机统一;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解决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推动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打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在与世界经济的循环中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可以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然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一斑。

经济体系是指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一个国家经济体系的性质,是由这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我国经济体系在所有制结构上,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经济体制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与西方现代化经济体系有着本质区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需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需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提升市场监管水平,打造高标准市场体系;需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世界上不同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有一个共同的经验教训,就是凡是处理不好工农城乡关系的国家,其现代化进程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我们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个总要求既体现了农村“物”的现代化,也体现了“人”的现代化,还体现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主要方向包括: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推进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等。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同时提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要要求。

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实现了其所谓的现代化,但这些国家或存在城乡分割,或存在两极分化。与其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去努力奋斗。我们既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又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还要看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需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心主任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经济日报》在9601版刊登了中心主任逄锦聚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科学把握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正文如下: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有两个具有战略性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是共同富裕,一个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是什么关系,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这是需要作出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为我们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方向。

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任务是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出于当时的条件,人民既不可能富裕更不可能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主义发展建立起制度基础、物质基础,但由于底子薄,全国人民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也谈不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但在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和公共产品享有差距拉大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极其必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了现实可能。

在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中,我们在理论上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些认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达到更高的理论高度。

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范畴,“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论断。

高质量发展原本是指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进入相对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发展阶段;是指采用相对于粗放式发展方式的新发展方式。但从本质上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一个飞跃。经济增长强调经济量的扩张,而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量的增长而且包括质的提高、结构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经济高速增长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又一个飞跃。在特定条件下经济可以实现或长或短时期的高速增长,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受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不可能持续,高质量发展就成为客观规律的要求。高质量发展不仅强调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强调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特别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质量的提高。我国经济在以1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几十年之后,我们在理论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实践上把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转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是理论认识的新突破。

既要高质量发展,又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二者是什么关系?一方面,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高质量发展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主要目标,不能弱化,不能偏离。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依靠高质量发展。实际上,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包括共同富裕,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发展不能算是高质量发展。从这样的意义上说,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二者具有统一性,统一于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和贯彻,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高质量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这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一是以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抓住第四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机遇,特别是加强科技创新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由此推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生产率。

二是以调整优化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调整区域结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缩小地区差距;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产业不平衡问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城乡结构,实施乡村振兴,“四化”同步,缩小城乡差距;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解决供需结构不平衡问题。

三是以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绿色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在扩大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促进共享发展。坚持全民共享,使发展成果人人享有而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坚持全面共享,使人民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坚持共建共享,共建是共享的前提,要人人参与建设,人人共享成果;坚持渐进共享,共享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共同富裕也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实现过程,既要积极而为,又不可期望一蹴而就。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主要是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调整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全社会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总的目标是,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为共同富裕奠定强大的财富基础;同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分好“蛋糕”,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深化所有制改革。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着重保护劳动所得,着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允许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支持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勤劳创新致富。

三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对效率提高的激励作用。

四是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五是完善宏观领域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科学宏观政策调节,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六是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七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心副主任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学术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9803版刊登了中心副主任周云波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缓解相对贫困 助力共同富裕》。正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等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的作用下,2020年底,我国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提前10年完成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消除极端贫困”的目标,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我国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伴随着绝对贫困问题的逐步解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我们必须巩固已有脱贫攻坚成果,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筑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石。

转变认识

贫困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存在的社会现象,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是两种表现形态。绝对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不足以维持或满足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或生活需求,其标准在一定社会的一定阶段上具有客观物质性。而相对贫困是存在于人们相互比较中的贫困状态,其内涵主要是指与他人相比的匮乏状态。与独立于收入分配格局的绝对贫困不同,相对贫困主要反映相对“经济差距”,衡量社会中不同群体的收入不均等问题,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社会现象。概括而言,相对贫困的存在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相关,核心内涵是收入不平等和分配不均。

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时候,绝对贫困问题突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绝对贫困现象逐渐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愈发突出。与绝对贫困相比,相对贫困问题更为复杂,解决起来难度更大,所需采取的政策措施可能更多。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未来的贫困问题主要是相对贫困。我们必须认识到,即使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仍属于中等偏上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在巩固现有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拓展为缓解相对贫困问题。

脱贫攻坚时期,部分发达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已经开始了对相对贫困治理的探索,甚至将相对贫困及其治理写入了当地政策文件。这些地区率先采用相对贫困标准也取得了较好的扶贫成果,值得今后在全国推广借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缓解相对贫困是重要支撑。相对贫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相对贫困治理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低收入人口打造可持续的收入增长机制,使其享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相对贫困的内涵更加丰富,从收入或消费的单一维度扩展到多维度。缓解相对贫困需要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等多个维度审视,涉及教育、医疗、住房、权利、发展等多方面。维度和权重也可以按照城乡、区域以及不同人口特征等进一步细化,以采用更有针对性的减贫措施。由此才有可能缓解乃至消除相对贫困,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关于“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的要求,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同时,相对贫困的扶贫目标要从当前的满足基本需求转向更加关注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发展问题,要服务于提升相对贫困人口福祉并缩小其收入差距,最终落脚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相对贫困的内涵丰富而复杂,多元化的相对贫困识别标准也应该对应多元扶贫目标,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以应对多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构建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需要从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把综合治理相对贫困问题作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尽早制定适合新发展阶段的相对贫困标准。新的贫困治理应尽早制定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相对贫困标准,准确瞄准相对贫困人口。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在实践中安排试行新标准并采取相应措施,如采用类似绝对贫困时期的“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继续保留可以相互比较的两种指标体系,有机结合以收入为单一维度的相对贫困测度方法与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可以引入收入替代指标),同时进行相互校正。一方面,既可与以往的单一收入指标体系相比较,考察其变动情况;另一方面,又可取得多维贫困程度的测算指标,以考察未来的多维贫困状况,还可做两种指标体系间的比较。

第二,逐步推行城乡统筹的相对贫困治理模式。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应当秉承城乡统筹的相对贫困治理理念,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相对贫困治理体系,实行城乡并重的减贫战略。统筹城乡的相对贫困治理比农村、城镇的单向治理更为复杂。我国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得到解决离不开城乡融合进程中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但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因制度性约束或障碍使得进入城市的农村居民很有可能成为潜在贫困人口。相对贫困的治理必须跳出绝对贫困的局限,构建系统性、创新性的相对贫困治理机制,争取尽早实现城乡统筹,从而有效避免城市化进程下催生的相对贫困人口,完善以往扶贫工作中的城乡政策二元体制。 

第三,将相对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紧密融合。区域及城乡发展差距与相对贫困具有密切联系,未来的贫困治理要将相对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紧密融合。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提高农业现代化是破解由城乡差距导致的贫困陷阱的重要途径,也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治本之策。相对贫困和城乡关系存在诸多联系,将相对贫困治理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在城乡融合背景下集中解决农村的相对贫困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第四,建立可持续、常态化的相对贫困治理机制。相对贫困具有多维性,需要多元政策相结合。不同于脱贫攻坚时期尽快消除绝对贫困的“超常规”但有效的方式,相对贫困治理需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下的常态化。其核心是要使相对贫困群体建立起依靠内生动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制。要强化社会保障的帮扶作用,提升县级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水平,在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对城乡相对贫困人口给予帮扶将城市相对贫困纳入新发展阶段的贫困治理范围中,努力破解城乡融合过程中的各种机制障碍;创新扶贫机制解决特殊群体的贫困问题,如探索社会、家庭、个人协同的养老模式解决独居老人的贫困问题;针对流动人口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等。

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为经济学院开展“使命与责任”新生入学教育

99日,经济学院面向2021级本、硕、博新生开展入学教育,经济学院教授、中心主任逄锦聚以“中国经济学的使命和经济学人的责任”为主题,向新生讲述使命责任,督促新生立公增能,做合格南开经济学人。

逄锦聚介绍了当代经济学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当代经济学的使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为世界经济和平发展互利共赢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以及经世济民引领社会前进。

面对新时代下经济学科所肩负的重大使命,逄锦聚激励2021级经济学新生要以实际行动为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为祖国强盛贡献力量,担当起民族复兴的时代责任,为改革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讲座中,逄锦聚结合当下热点与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精神,生动形象地向新生们讲述了深刻的道理,使新生们产生了极大共鸣。

中心两位教授负责的课程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

日前,天津市教委印发《市教委关于公布第二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名单的通知》(津教高函[2020]25号),正式公布2020年天津市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名单。中心刘凤义教授负责的《政治经济学》入选天津市“线上一流课程”;李俊青教授负责的《西方经济学(中级微观)》入选天津市“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同时,以上两门课程全部获推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心学者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经济日报》在92211版刊登了中心学者何自力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必经之路》。正文如下: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乡村振兴不仅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而且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把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作为重点来抓,从而有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其一,我国粮食年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体充裕。农民人均收入大幅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其二,农业现代化水平快速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现代生产要素和技术手段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三,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村庄布局等发生深刻变化,整体跃上新台阶。其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其五,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给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包括: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促进乡村全面发展;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确保粮食安全;要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要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大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动农民全面发展;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等等。总的来看,这些新课题,既是新发展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也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息息相关,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切实推进。

促进农民增收是关键

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关键所在。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让农民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衡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尺度。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途径有许多,目前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大力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力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全面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四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同时还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增收和民生困难问题,帮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创造更有保障、更加宽裕的美好生活。

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是主线

共同富裕重在富裕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而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是完善农业发展基础,提升农业供给质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这是主线所在。

农业既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又是关乎百姓饭碗和亿万农民生计的民生产业。现阶段我国在农业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弱项和短板,必须加大力度提升农业供给质量,不断完善农业发展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要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不断提高粮食产量,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稳定种粮农民补贴,切实保证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要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切实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要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向农产品价值链高端迈进;要开展粮食节约行动,依法依规厉行粮食节约,减少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环节的粮食损耗浪费;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切实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科学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基础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农业农村全面进步的基础所在。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放在重要位置,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一是加快推进村庄规划,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使乡村风貌既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又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二是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着力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加快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三是适应城乡居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需要,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四是适应绿色发展需要,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建立健全人居环境建设的制度规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此外,还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总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关键要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既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从而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出炉 中心学者项目入选

92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及青年项目立项名单,中心两位学者项目入选。其中,王璐教授获得一般项目立项,冯志轩副教授获得青年项目立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丛书》入选2021年中国智库参考案例

928日,在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上,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组发布了《中国智库AMI综合评价研究报告(2021)》,并公布了特色案例评选结果。中心申报的案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丛书》入选2021年中国智库“理论创新”参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