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郭金兴: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促进天津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11来源:浏览次数:10


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水平。但是,近些年来,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放缓现象。如何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天津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关键在于顺利实现主要增长动力的转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后发优势的变化,主要的增长动力将由投资和资本积累逐渐转向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创新的主要形式也将由模仿型创新转变为自主创新。因此,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使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些年来,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省区为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和优质的企业,提升本地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宏观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带来的严峻挑战,使各地区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一般而言,科技创新水平可以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三个方面进行衡量和测度。科技创新水平的差距可能是近些年来天津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的重要原因。从在全国的排名来看,天津市总体科技创新水平大致稳定在第7位,科技创新投入则位居第6位。优良的教育资源,雄厚的人才积累,卓越的营商环境,为科技创新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但是,天津市科技产出在全国的排名有逐渐下滑的趋势。这意味着科技创新的效率不高,影响了科技投入向科技产出的转化,测算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天津市的科技创新效率在全国居第10位。

通过与科技创新水平较高的广东、江苏和北京的比较可以发现,天津市在创新环境方面的得分与先进地区相差无几,在科技创新的经济产出方面虽有一定差距但也较为接近。差距最大的是在知识成果的产出方面,天津仅为发达地区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左右,知识产出效率也仅为发达地区的大约40%。在其他几项指标中,天津市的得分约为后者的50%-70%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天津市一贯重视创新环境的建设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从财政投入、税收激励、政府采购、科技金融、科技人才、创新体系、知识产权、创新创业等方面着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十三五”以来,天津市已出台了大量面向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政策,内容涵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技术扶持、人才培养、评优推荐、简化程序等诸多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天津市科技创新水平,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未来可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进一步开拓。

一、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能力。近年来,创新投入的强度不断提升,论文和专利等创新成果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甚至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而不仅是科技成果本身。科技创新模式应与本地区的要素禀赋、制度环境和技术生态环境相匹配,将自主创新与模仿性创新相结合,探索适宜本地实际状况的创新模式,更有效的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转换效率,提高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

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无论科技创新水平还是科技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化效率,都与本地区的创新环境直接相关。这不仅取决于地方政府各类与创新有关的政策,也与本地区的市场完善程度和总体科技人文环境等因素有关。消除地方垄断,适当引入竞争,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通过加大公共教育投入,降低人口转移门槛,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力资源质量,都将增加企业家和创新人才的潜在供给。另外,保持本地区宏观经济的稳定也有利于各种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创新政策的系统化。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中央各部委到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措施和扶持政策,也导致了政出多门,优惠政策和文件庞杂,遵从成本非常之高。尤其是一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空间的中小企业,由于人力有限,难以准确把握优惠政策的实施程序,使其无法享受到本应获得的扶持,减弱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有必要通过严格立法,简化政策程序,提升行政效率,使创新扶持政策更为简洁和高效。

四、优化政策实施方法和方向。政府出于促进创新的良好意愿,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扶持和补贴,但如果实施不当,也有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政府与企业对创新的偏好可能存在差异,政府的直接和间接支持可能会限制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应当寻求市场驱动与政府激励相容的创新扶持思路。比如,破除所有制与企业规模的壁垒,对创新效率更高的非国有企业以及公司治理良好和财务风险低的大量中小企业,予以更多的扶持。政府一些奖励政策也有可能使企业研发活动产生扭曲,增加经济效益不显著的专利申请数量。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促进本地区科技创新的根本举措,对于创新模式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至关重要。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加企业的专利产出数量和研发投入。当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较强时,企业研发的积极性更强,研发活动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也更大。

六、提升创新活动的开放程度。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效的创新活动必须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理念,避免闭门造车。创新体系的开放和国际化需要以体制创新和政策突破为动力,改善创新环境,增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要素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是实现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本文为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治理能力研究:基于跨国比较的分析》(批准号AS2015)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天津日报》2022711日第9版)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2-07/11/content_159_64370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