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总需求不足现象并不适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其实质是由于供给结构未充分匹配需求,造成潜在的真实需求难以兑现,过剩的供给实为不匹配真实需求的无效供给。可见,我国正处于“有效供给不足”阶段,唯有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需匹配,才能迈入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为此,“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围绕这一点,党中央多次提及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在我国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过程中,探究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及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破解有效供给不足
内需通常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首先,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表达。收入水平和供给结构共同决定了真实的消费需求。绕过这两者刺激消费,短期内将对消除外部冲击造成的影响产生一定成效,但长期来看,亦可能是对供需平衡的干扰。其次,投资需求在多个层面影响经济发展。一方面,投资经由资本存量进入生产函数,构成连接需求侧和供给侧的“桥梁”,影响供给总量和结构。另一方面,投资从“生产—就业”和利润两条路径扩充居民收入。其中,有效投资是创造与需求相匹配之供给的投资。此本质属性决定了有效投资能够顺利地完成社会再生产循环,获取大于零的平均回报并拉动就业。因此,不论是优化供给结构更好满足需求,还是扩大内需规模牵引新的供给,都离不开有效投资。而有效投资以外的无效部分,虽同样计入当年GDP,但除不产生效用外和消费无异。可以说,投资中的有效投资越少、无效投资越多,社会再生产循环的流量越小,经济发展受到的阻滞自然就越多。
当前供需平衡关系的变化更加突显了有效投资的重要性。总需求不足的背后是供需失衡以及非出清的市场。在需求侧,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乏力,居民消费收入比持续下行,从2000年的78.3%下降至2021年的68.6%;民间投资增速近4年均落后于GDP增速,且投资未充分流入经济效益更高的行业,经笔者测算,2016—2021年低效高投资和高效低投资的行业占比约为41%。在供给侧,产能过剩长期存在,工业产能利用率于2011年后始终低于80%,导致实体经济部门盈利能力降低、运行压力提高,杠杆率从180%推高至接近300%。
以上需求收缩和供给过剩并存的现象,代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很容易被解读为“有效需求不足”。这一由凯恩斯提出的经济学概念的核心思想在于,受收入水平和心理因素的制约,总需求往往小于总供给。于是,系统性的供大于求造成市场无法出清,商品滞销、生产缩减,失业难以避免。此时,经济增长取决于需求能够消化掉多少供给,促进增长、应对冲击的最直接措施是以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弥补缺口。
然而,有效需求不足已经不能解释当前我国面对的总需求不足现象。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分配亦有改善,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需求侧的收入约束逐渐放松;另一方面,以需求为导向的传统宏观调控收效有限,针对需求侧的刺激未能扭转供需失衡局面。因此,当前我国总需求不足现象并不适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其实质是由于供给结构未充分匹配需求,造成潜在的真实需求难以兑现,过剩的供给实为不匹配真实需求的无效供给。可见,我国正处于笔者所谓的“有效供给不足”阶段,唯有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需匹配,才能迈入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而有效投资在优化供给结构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是破解有效供给不足难题的重要抓手。
弱化投资趋同
我国的社会投资长期趋同,即社会投资向少数行业集中。如前文所述,我国经济已进入“有效供给不足”阶段,供需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已逐渐发生改变。投资作为连接供需的桥梁,在供需平衡转变的过程中,趋同投资从早期的促进逐渐演变为阻碍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后,由于收入水平不足以将提升的生产力全部消化,我国通过政府投资及国有资本运作,有力扶持了一部分重点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使得投资日益呈趋同特征。初期投资流向主要是农林牧渔、能源类及交通运输业;进入21世纪,投资开始向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汇聚。行业趋同形成了显著的规模效应,还带动了关联行业。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大国经济特征越发凸显,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潜在需求成为新的预期,过剩产能难以与之适应和匹配,供给效率有待提高。然而,由于政策惯性或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以往趋同行业仍虹吸大量社会投资,宏观投资效率趋弱。一方面,趋同行业的供大于求,造成无效供给积累;另一方面,趋同模式下产业体系不完善的弊端逐渐显现,匹配需求的新业态缺少资源支撑,抑制了现有供给体系自发匹配需求的功能。
既有实证发现,进入21世纪后,我国投资趋同度呈显著上升趋势,且2010—2015年居历史高位,恰与经济增速的下行区间在时间维度上重合。此外,我国投资趋同程度从2012年开始有所降低,也印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及时性与成效。但和21世纪初相比,当前的投资趋同度仍处于较高水平。以上逻辑演绎和实证分析共同证明,趋同式的社会投资模式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已经由正转负,弱化投资趋同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方向。对我国这样的大国经济,特别是在“逆全球化”压力倍增的背景下,这一问题尤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推进扩大内需战略
扩大内需离不开有效投资,而弱化投资趋同和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在理论及现实层面具有高度一致性。据此,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伴随供需平衡矛盾主要方面的转变,我国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思路亦做出相应调整。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曾在有效需求不足阶段发挥积极作用,但该理论成立的前提假设在当今已发生根本改变。我国应从实际国情出发,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探索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来说,应着力提升宏观调控的精准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侧重于结构层面而非总量层面的调整,适时适度运用导向型产业扶持政策,以避免新一轮社会投资趋同。
第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方面,应构建规范有序的破产清算机制,强化市场优胜劣汰功能,使市场主体真正承担起风险与损失,从而推动有效投资挤出无效投资、有效供给淘汰无效供给。政府方面,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社会职能,国有资本的投资重心可逐步转向带有自然垄断属性的基础性服务设施,从营造环境的角度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还应通过完善各项法规制度,打破市场壁垒,形成市场和政府的发展合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第三,创新是第一动力,弥合供需缺口离不开创新。满足需求的新供给,其源头在于创新,弱化投资趋同也需要借助创新产生新业态。由于创新取决于一国长期的知识、人才及资本积累等条件,营造创新环境要比指向性地加大要素投入更有效率。这就要求加大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热情,为市场主体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研究”(21ZDA03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19日第3版)
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er/read.do?m=i&iid=6546&eid=46486&sid=215252&idate=12_20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