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心主任主编丛书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2.中心两位学者学术成果入选2021年光明日报理论版百篇热门文章
3.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入选教育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及各学科重要论述摘编名单
4.中心倪志良教授当选新一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5.中心主任参加教育部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编写工作启动会
6.中心主任出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集体备课会
7.天津市政协致信感谢中心学者
8.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9.中心学者出席“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高端研讨会暨“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仪式并致辞
10.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为教育部教材局和教材研究所做主题报告
1.中心主任主编丛书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构建丛书》成功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该项目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和学理阐释,同时运用唯物史观,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中的优秀经济思想,籍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提供历史逻辑和学术滋养。在此基础上,丛书系统概括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学理论范畴,构建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
近年来,由逄锦聚教授领衔的学术团队,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中取得丰硕成果。团队已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奋斗与创新——新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7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著作和教材。2021年入选国家教材委员会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编写团队,完成《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创新和基本经验》;在国内高校较早地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形成覆盖本硕博三个阶段的完整课程体系。“十四五”期间,该团队将继续努力,在我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2.中心两位学者学术成果入选2021年光明日报理论版百篇热门文章
近日,《光明日报》理论版发布了2021年百篇热门文章,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副主任刘凤义教授的两篇学术文章入选。
据了解,此次百篇热门文章以公众号平台受欢迎程度为基础,综合社会反响等因素整理而成,选自《光明日报》理论版7个专刊。其中,逄锦聚《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刘凤义《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入选“政治经济学”专刊热门文章。
《光明日报》是中共中央主办、中宣部代管的全国性重要党报、思想文化大报,理论版作为其重要版面,是我国学术界研究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权威理论阵地。
3.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入选教育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及各学科重要论述摘编名单
1月10日,教育部公示了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及各学科重要论述摘编拟入选名单,经资格审查、书面评审、综合评议等程序,确定了论述摘编1个总论和10个分论拟入选名单。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主编的《分论—经济学》入选。
4.中心倪志良教授当选新一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全国金融等30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换届的通知,中心倪志良教授担任新一届全国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5.中心主任参加教育部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编写工作启动会
1月14日,教育部召开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编写工作启动会,南开大学设立分会场。会议强调,要抓紧梳理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丰富实践和成功经验,加快推进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编写,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出席会议并讲话。
郑富芝指出,建设中国经济学教材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坚持和推进“中国之治”的内在要求,是顺应历史大势的可为之举,对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指导当前和未来经济实践、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郑富芝强调,首批9种中国经济学教材编写是一项开创性、示范性工程。教育部将统筹推进、全力支持,承担任务的13所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全力保障,25个编写团队要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打造精品教材。突出导向性,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编写全过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有机融入教材。突出原创性,立足中国,从中国视角阐述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实践,体现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突出可读性,充分考虑“00后”学生认知特点和互联网时代阅读方式,创新呈现形式、表述方式。
会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5所高校作交流发言。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经济学教材是由多种教材构成的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担负阐释经济规律、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理论的任务。编写组在改进和完善教材过程中将充分利用好理论资源,坚持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发展开放性的统一,立足中国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反映时代进步,着力阐释和创新经济范畴和系统理论学说,尝试构建新的体系结构。
会议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参与编写工作的13所高校负责同志、全体编写专家及教育部相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南开大学分会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主编及编写人员代表、教务处及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通过视频直播方式线上集中参会。
6.中心主任出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集体备课会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南开大学时强调了思政课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三周年之际,1月16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集体备课会线上举行。会议邀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思政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与南开思政课教师共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做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思政课“三进”工作,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讲好抗疫这堂“大思政课”进行深入研讨。
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始终鼓舞着南开思政课教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在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中争当“标杆”。三年来,学校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三进”工作作为思政课建设头等大事,牵头编写天津市“三进”教案走在全国前列,思政课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当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将《决议》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期待与会专家围绕分享真知灼见,共同推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三进”工作,携手谱写铸魂育人新篇章。
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以“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三进’的建议”为主题作主旨发言。他指出,做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三进”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尊重人才培养规律和教学规律。其次,要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丰富思政课内容,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和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政课课程群,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办好用好“大思政课”。
在集体备课环节,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大学教授颜晓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金龙,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本教材课题组首席专家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教授秦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总教指委主任委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教授艾四林,中央马工程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专家组成员、南开大学副教授余一凡分别作专题辅导报告,针对各门思政课的不同特点,就“三进”工作的重点、难点作详细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7.天津市政协致信感谢中心学者
近日,天津市政协向南开大学发来感谢信,对中心姚万军副教授及团队其他成员出色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表示感谢。
感谢信中指出,“按照市政协党组和茂林主席的工作要求,2021年,市政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咨询委员会围绕《关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研究》开展研究。贵校姚万军副教授作为该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了课题研究工作,并执笔完成了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任务。该课题研究报告于2021年12月报送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参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报告给予肯定,并分别作出批示。在此对贵校给予市政协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另外,姚万军副教授受邀参加2021年12月14日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廖国勋主持召开的经济领域工作思路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言,为天津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言献策。
据了解,2021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畅通国内大循环、形成国内更大市场的重大战略支撑。中心姚万军副教授团队充分利用学科交叉优势和智库底蕴,密切关注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和天津市经济发展趋势,及时对天津市经济形势进行研判,相关报告密集递送到有关部门作决策参考,为国家和天津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工作作出了南开贡献。
8.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3月11日,全国“两会”闭幕后的首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在线上举行,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韩庆祥等社科界、经济界、新闻出版界全国政协委员在线上出席活动,活动邀请我校讲席教授、中心主任逄锦聚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题作讲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主持。
逄锦聚教授就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把共同富裕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主题与委员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理解共同富裕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和本质,重在落实行动。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阶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团结奋斗,着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面深化改革,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证。逄锦聚教授说,在新时代,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的起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奋斗。
活动中,委员们认真听讲,积极交流提问,逄锦聚认真倾听委员们的意见,就委员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坦诚交流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见解,活动互动热烈。委员们认为,这是一场精彩的学术分享,加深了对共同富裕的理解,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意识到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与挑战。同时,委员们表示更加坚定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决心。活动结束后,陈宝生对逄锦聚教授的讲解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讲得很深刻,很系统,很精彩”,并特地向逄锦聚教授致谢。
据悉,全国政协开展委员读书学习活动,是全国政协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有效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创新举措。读书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委员和各界专家人士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勤奋读书、深入交流,努力凝聚共识,有效建言资政,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读书学习成果。
9.中心学者出席“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高端研讨会暨“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仪式并致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3月13日,“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高端研讨会暨“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仪式在南开大学举行。
“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由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协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同济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喀什大学、延边大学、湘潭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延安大学等国内18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探索大思政课建设规律,汇聚理论创新研究、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社会资源合力,着力打造方向正、视野广、格局大、队伍强、内容新、课堂活、效果好的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衔接、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融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联动,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平台。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会议的方式。天津市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孙志良,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天津市教育两委学生处处长杨明,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咨询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咨询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心主任逄锦聚,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咨询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吴潜涛,18家协同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和专家出席会议。
孙志良在致辞中表示,南开大学举办以“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为主题的高端研讨会,成立“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可谓恰逢其时,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的一项创新举措。他介绍了天津市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建设和马院建设中的一系列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突出成就,同时充分肯定了南开大学在这方面的工作成绩,并指出近年来天津市委通过设立补贴、安排专项资金、加强教师培训等途径,壮大了思政课教师队伍、改善了思政课教学质量。他对大思政课建设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用心用情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思政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体现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导向,体现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二是出新出彩讲好伟大成就,及时准确的用好现实素材,聚焦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把思政课讲好、讲活、讲生动;三是入脑入微讲好天津故事,讲身边人、身边事,用小故事讲出大道理,用小切口打出大局面。最后,他希望通过借助“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汇集各方力量,各协同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验互鉴、共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王新生说,南开大学始终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上敢于先行先试,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和大思政课建设方面的指示要求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在平台建设、课程建设、思政课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突破。他特别指出南开大学近些年探索的师生“四同”育人模式即“师生同学、师生同研、师生同讲、师生同行”为大思政课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下一步,要利用好“大思政课协同创新平台”,共享协同院校的特殊资源和优势资源,更好地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规律和模式,为大思政课建设作出新贡献。
在大会主旨报告阶段,顾海良、逄锦聚、吴潜涛三位教授分别作报告。
顾海良以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中的“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这三个关键词入手,特别是围绕着如何理解“立德树人”这个关键词进行了深刻阐释。他就如何处理好思政课隐性和显性关系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认为应该旗帜鲜明的讲好思政课。他强调,对大思政课的理解要把握四个要点,即社会生活的大思政课、大变化中的大思政课、至善中的大思政课以及问题导向的大思政课,指出大思政课建设要把显性课和隐性课相结合、课堂上的思政课和社会生活上的思政元素相结合,不断增强大思政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逄锦聚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办好大思政课”为题,从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课创新改革的重要方向、着力探索大思政课的实现形式以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大思政课提供制度保证等三个方面,对大思政课建设谈了看法。他认为,大思政课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时代课堂紧密结合,使青年学生把课堂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他提出了办好大思政课的四条建议,即:转变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材改革、深化教学方式改革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伍高水平教师队伍。逄锦聚教授还提出了将“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同社会、政府部门相结合的建议,在打破学校与学校界限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
吴潜涛从责任担当、课程体系和内容格局三个方面阐释了大思政课的内涵,强调建设大思政课首先要在重大问题的研究上有突破。他以“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思考”为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新时代这四个阶段,深刻剖析了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考。
协同单位专家发言阶段,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易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罗永宽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庞立生教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仁忠教授、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桥生教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心副主任刘凤义教授等就各高校推进思政课建设改革的经验、“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意义和举措以及“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未来展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刘凤义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认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是树立系统的“大思政课观”,大思政课之所以“大”,是因为高质量的思政课必须在高度、广度、宽度、格局、责任和情怀上做到“大”,是因为思政课要“立大德、育大才”,是因为思政课需要“大先生、大理论、大平台、大协同”。“大思政课”究竟如何“善用之”、如何“大”起来,需要借助“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这样的平台,汇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努力探索。
本次会议汇集了一批国内思政领域的顶级专家,就“如何理解大思政课”、“如何推进大思政课”等问题提出了丰富的、高屋建瓴的思想观点,为今后探索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素材。
10.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为教育部教材局和教材研究所做主题报告
3月24日,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逄锦聚受邀为教育部教材局和课程教材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创新·教材”春季讲堂做主题报告。教育部教材局党支部书记、局长,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田慧生主持报告,两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近100人在北京线下主会场参加。
逄锦聚在报告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新飞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为主题,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紧紧围绕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逄锦聚表示,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根本立场、政治保障、制度基础、主题主线、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内外关系和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个科学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我们正处在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领会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全国人民一道,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报告视野开阔、阐释准确、讲授鲜活,为深入学习、深刻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特别是在相关教材中有机融入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了很好的辅导,接下来将继续深入学习、做好转化、抓好落实,把报告精神真正运用到工作实际中,推动教材建设创新局、开新篇。